-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SRS 董敏勇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SRS 一、安全气囊的概念 Supplemental Restraint Safe Air Bag System ——辅助防护安全气囊系统 ——SRS气囊系统 公安部和交通部规定:自1993年7月1日起,所有轿车和中小客车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必须系上安全带。 三、SRS气囊的功用 汽车碰撞形式:一次碰撞、二次碰撞 一次碰撞——汽车与汽车或汽车与障碍物之间的碰撞。 二次碰撞——一次碰撞后,驾驶员和乘员受惯性力作用与车内的方向盘、挡风玻璃或仪表台等构件发生的碰撞-—遭受伤害的主要原因。 SRS气囊功用示意图 图14-1 汽车遭受正面碰撞时SRS的作用情况 (a) 驾驶席气囊;(b) 驾驶席与乘员席气囊;1-驾驶员;2-前排乘员 当汽车遭受碰撞时,在驾驶员与方向盘或乘员与车内构件之间铺垫一个气垫,利用气垫上小孔的排气节流作用来吸收碰撞产生的动能,从而减轻人体遭受伤害的程度。 四、安全气囊SRS的组成 (二)安全气囊SRS控制电路 五、电子控制安全气囊SRS的分类 第二节 安全气囊系统工作原理 一、安全气囊控制原理 二、安全气囊动作过程 三、安全气囊有效范围 一、 安全气囊系统控制原理 图14-4 安全气囊系统控制原理 碰撞→碰撞传感器和防护传感器触点闭合→点火器点火→点火剂(引药)爆炸→充气剂(叠氮化钠固体药片)受热分解释放氮气→气囊膨开形成气垫→保护人体。 二、 安全气囊动作过程 图14-5 安全气囊系统SRS动作时序 (a) 10ms后;(b) 40ms后; (c) 60ms后;(d) 110ms后 博世(Bosch)公司在奥迪Audi轿车上试验研究表明:当车速50km/h与前面障碍物相撞时,气囊动作时序: (1)碰撞10ms后,点火剂引爆产生热量,充气剂分解,驾驶员未动作(图14-5a) (2)碰撞40ms后,气囊充满,体积最大,驾驶员前移,(图14-5b) (3)碰撞60ms后,乘员头、胸压向气囊,气孔排气节流吸收碰撞动能(图14-5c) (4)碰撞110ms后,气体逸出,人体复位,恢复视野,(图14-5d) (5)碰撞120ms后,危害解除,车速降零 (人眨一次眼时间:约为200ms左右 ) 气囊动作过程与经历时间的关系 (1)碰撞10ms后,点火剂引爆产生热量,充气剂分解,驾驶员未动作(图14-5a) (2)碰撞40ms后,气囊充满,体积最大,驾驶员前移,(图14-5b) (3)碰撞60ms后,乘员头、胸压向气囊,气孔排气节流吸收碰撞动能(图14-5c) (4)碰撞110ms后,气体逸出,人体复位,恢复视野,(图14-5d) (5)碰撞120ms后,危害解除,车速降零 (人眨一次眼时间:约为200ms左右 ) 三、安全气囊有效范围 图14-6 安全气囊有效范围 正面气囊引爆条件 (1)正前方±30°角; (2)纵向减速度达到某一值(减速度阈值)。 气囊不能引爆的无效范围 气囊无效范围: (1)碰撞超过斜前方±30°角时; (2)遭受横向碰撞时; (3)遭受后方碰撞时; (4)绕纵向轴线侧翻时; (5)纵向减速度未达到设定阈值时; (6)正常行驶、制动或路面不平行驶时。 减速度阈值设定:根据SRS气囊性能设定 美国气囊按驾驶员不戴安全带设计,气囊体积大、充气时间长,减速度阈值较低,汽车在较低车速(12~22km/h)碰撞时,气囊就会引爆。 在日本和欧洲气囊按驾驶员戴安全带设计,气囊体积小、充气时间短,减速度阈值较高,汽车在较高车速(19~32km/h)碰撞时,气囊才能引爆。 第三节 气囊控制部件结构原理 一、碰撞传感器 二、SRS控制单元 三、SRS指示灯 四、SRS气囊组件 五、线束连接器及保险机构 一、碰撞传感器 1、滚球式碰撞传感器 2、滚轴式碰撞传感器 3、偏心锤式碰撞传感器 4、水银开关式碰撞传感器 5、电阻应变计式碰撞传感器 6、压电效应式碰撞传感器 (一)滚球式碰撞传感器结构 结构:图14-7 滚球1:感测惯性力或减速度的大小,可在导缸3内移动或滚动。 磁铁2:永久磁铁 导缸3: 触点4:两个固定不动,分别与传感器引线端子连接 壳体5:印制有箭头标记,指示安装方向 (二)滚球式碰撞传感器原理 图14-8 滚球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a) 静止状态;(b) 工作状态 静止时:滚球被吸向磁铁,触点断开(图a) 碰撞时(惯性力大于磁铁的吸力时):滚球左移,触点接通(图b),接通SRS气囊点火器回路。 (一)滚轴式碰撞传感器结构 止 动 销1: 滚 轴2: 滚动触点3:固定在滚轴部分的片状弹簧上,并可随滚轴一起转动。 固定触点4:与片状弹簧6绝缘固定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血清酶变化的生理病理机制.ppt VIP
- 2025年秋季新教材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道法核心素养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VIP
- 《智能机械与机器人》课件——3室内喷涂机器人施工工艺.pptx VIP
- 公司出门条模板.doc VIP
- 最新五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全册)教案.docx
- 科学开学第一课.ppt VIP
- 《智能机械与机器人》课件——地面抹平机器人.pptx VIP
- (统编版2025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pptx
- 1.2《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课件】2025-2026学年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智能机械与机器人》课件——地面整平机器人.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