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哲学家和船夫的故事说明了什么哲学家和船夫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哲学家和船夫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篇一:船夫和哲学家
船夫和哲学家
一个船夫在湍急 的河中驾驶着小船,船上坐着一个要渡河的哲学家。当船划动后,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得历史吗?”船夫回答:“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的生命。”过了一会,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又回答:“没有”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正当哲学家和船夫继续交谈时,一阵飓风将船掀翻,哲学家与船夫都被抛进河里。这时,船夫喊:“你会游泳吗?”哲学家答道:“不会。”船夫说:“那你就失去了整个的生命。”
【知识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分析】这个故事体现了什么哲理?给我们什么启示?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万事万物是充满矛盾的、对立统一的,即总是一分为二,优点和缺点并存。②这就要求我们在处事接物时,决不应以已之长衡人之短,或因人之短矜已之长,而应当随时随地全面地衡量别人,正确地估价自己,避免片面性。
源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知识点】因果联系
【分析】“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段文字出自唐代大政治家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后面一句是“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之所以要带出后面这句话,是因为前面的两句是为了证明后面的一句的重要。
单就原文要表达的意思,可以理解为“要想树木生长得高大茂盛,必须先稳固它的根部,只有树木的根基牢固了,树干才能高大挺拔,枝繁叶茂;要想水流连绵不绝,源远流长,经久不息,就必须要疏通、加深它的源头。如前所述,要想使国家安定,江山永固,就必须对广大人民群众积聚道德和仁义,让他们安乐生活!”
一千多年前的先哲,借助形象生动的比喻,指出了世间万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与因果关系!“木”与“根”、“流”与“源”、“国安”与“积德”三个排比其实都是因果关系。当然这种联系都是客观的。
【模拟练习】
1.(2008年盐城市二模)quot;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quot;这句话说明(D)
A.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发展的进程 B.局部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的性能状态
C.要解放思想,敢于开拓新境界 D.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2.《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欲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此语说明(A)
①因果联系是一种先行后续的关系 ②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性
③原因和结果是有严格区别的④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洪水中的神父
在某个小村落,下了一场非常大的暴雨,洪水淹没了全村,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洪水已经淹没到他跪着的膝盖了。一个救生员驾着舢板来到教堂大喊:“神父,赶快上来吧!不然洪水会把你淹死的!”神父说:“不!我深信上帝会来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
过了不久,洪水已经淹没到神父的胸口了,神父只好勉强地站在祭坛上。这时候,一个警察开着快艇过来大喊:“神父,快上来,不然你真的会被淹死的!”神父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我相信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救别人好了。”
又过了一会儿,洪水已经把整个教堂淹没了,神父只好紧紧地抓住教堂顶端的十字架。一架直升飞机缓缓地飞过来,飞行员丢下了绳梯之后大叫:“神父,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们可不愿意看着你被洪水淹死!”神父还是坚定地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救别人好了,上帝会与我同在的。”
洪水滚滚而来,固执的神父终于被淹死了,他是在这场洪水中唯一的一个被淹死的人。
点评:(看我的——)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由于神父坚持了唯心主义世界观,所以他在洪水面前做出了大异于常人错误的选择。
“鬼洞”之迷
在某山区,一位牧养人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山洞,当他带着一条猎狗走进去的时候,走不多远,狗就瘫痪在地,四肢抽搐,挣扎了几下就死掉了,而他自己却安然无恙。消息传出后,人们蜂拥而至,经过多次实验,也发生同样的情况,人们说,这个山洞一定有“鬼”,便把这个山洞叫做“怪洞”。
一位地质学家对此进行了考察,他用各种动物作实验,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狗、猫、老鼠等头部离地面比较近的小动物在山洞里都会死亡;人在山洞里就不会死亡;马、牛等头部距离地面比较远的大牲畜,在山洞里不会死亡;狗、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协商谈判,另辟蹊径.doc
- 南宁,人才市场,报到证,2017,调档函.doc
- 南京高校毕业生档案接收函a.doc
- 南辕北辙寓言故事.doc
- 南通2017违章停车制度.doc
- 卫生制度东西.doc
- 卫生城市建立方案.doc
- 卫生机构优化效能工作方案.doc
- 卫生规划工作方案.doc
- 卫生院三项治理工作制度.doc
- 中国行业标准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中国行业标准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校园周边书店阅读氛围对初中生阅读素养提升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校园餐饮卫生监管与食品安全教育创新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平衡机制的法律法规完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1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治疗中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措施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