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师门的衰微探讨.PDF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徵明师门的衰微探讨

文徵明師門的衰微探討 文徵明師門的衰微探討 School Of Wen Zhengming Decline Discussion 黃乾殷 Huang Chien- Yin 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 生 摘要 明代吳中書派自祝允明、文徵明一出,引領時代潮流,將整個吳中書法藝術 推至最高峰。吳中書派的極盛時期可以說是由文徵明家族與其眾多門生所構成 , 但吳中書派卻在文徵明去世後急速衰微。其中原因正是本文探討的重點,首先整 理出文徵明門生的出路,文徵明的學生們為官者甚少,大多是以藝術作為養家活 口的專職藝術家,其主要出路有三:「鬻字賣畫」、「作為文徵明的代筆者」、「依 附庇主或找尋資助者」。然而從這當中可以發現不少的弊端,這些弊端其實就是 使吳中藝術走向衰亡的主要成因,分別是 :「由代筆到作偽」、「對贗品書畫的縱 容態度」、「吳中藝術家的沉淪」。 【關鍵字】文徵明、書法傳承、吳中書派、代筆、偽作 221 書畫藝術學刊 第十七期 壹、前言 文徵明前半生汲汲營營於科舉考試當中,無奈九試不售,直至嘉靖二年春 (1523 年),文徵明經李充嗣推薦,赴京翰林院擔任待詔一職。但文徵明在翰林 院的時日並不長,他於嘉靖五年十月(1526 年)辭官,隔年春天(1527 年)抵 家。 文徵明辭官回鄉對吳中書畫藝術發展有非常大的影響,文嘉於〈先君行略〉 中提及: 初歸時,適玉峯朱公希周與公先後歸,又同里閈;時吳中前輩多已雕謝,遂 以二公之德望文學並稱者垂三十年。1 文徵明回到吳中之時,唐寅、王鏊、吳愈、都穆、祝允明等吳中砥柱都已相繼過 2 世,因此文徵明與友人朱希周 兩人便肩負起教育吳中子弟的責任。朱希周是吳 中地區繼吳寬、毛澄之後的狀元郎,而文徵明則是書畫聖手,兩人高潔的品德與 豐富的文學、藝術素養,在吳中享有極高的評價。 文徵明回到家鄉,主盟吳中的詩文書畫藝術三十餘年,而後由其子文彭、文 嘉與其他門生一同撐起吳中書畫藝壇。原先多樣化的吳中藝術也漸漸變成單一的 文氏師門藝術。 文徵明享壽九十,拜入其門下學習詩文書畫者眾多。在文徵明的門下眾多專 精書畫藝術的才子,以陳淳、王寵二人書畫造詣最高,並有青出於藍之勢,與祝 3 允明、文徵明並號「吳中四子」。惜兩人皆早於文徵明去世。在文徵明過世之後, 1 (明)文嘉:〈先君行略〉。收錄於周道振編纂:《文徵明集 ‧附錄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年),頁1622 。 2 朱希周(1463-1546 ),字懋忠,號玉峰,崑山人,後徙吳縣。弘治九年(1496 年)丙辰科 殿試第一,累官禮部右侍郎。 3 吳中四子,也有人省去陳淳稱吳中三子,兩種說法最初來源分別為趙宧光與王世貞。(明)趙 宧光 :《寒山帚談‧卷下》:「書道與時高下 ,古今未暇 ,為之品別,亦陳言具在 ,無竢添足 。 國朝獨鍾于吾吳,又同起于武 、世二廟 ,如祝 、文 、王 、陳四君子者 ,後先不過一甲子中 ,盡 一時之盛 ……京兆大成 ,待詔淳適 ,履吉之韻逸 ,復甫之清蒼皆第一流書 ,何後世求全 ,漫譏 祝野 、文時 、王拘 、陳縱 ,將槩千古責備一人 ,非公論也 。」頁33 。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 222 文徵明師門的衰微探討 4 吳中藝術繼續由其學生所領導,書法以周天球為首,繪畫以錢榖為最 ,而王穉 登更是被譽為繼文徵明之後的吳中文苑盟主。5 然而由周天球、錢榖、王穉登等人所領的吳中藝壇日漸衰微,不復王世貞當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