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建筑业企业破产重整的特性与模式选择
法律适用 2016 年第3 期 特别策划:房地产企业破产法律问题专题研讨
论建筑业企业破产重整的特性与模式选择
———兼评“分 离式处置”模式
徐 阳光 叶希希*
摘要 建筑业企业破产重整需要特别关注依附于建筑资质的“壳价值”如何保留、挂靠经营关系如何处理、在建工程如
何处置等特殊问题。在重整模式的选择上,司法实践中创新尝试“分离式处置”的重整模式,旨在满足建筑业企业资质保
留的需要,但这种类似于反向出售式重整的模式在法理评价上却不无争议。本文结合《企业破产法》关于重整计划约束
效力条款的规定进行分析,论证了“分离式处置”模式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但也认为此类模式仍有待法律或司法解释进
一步的确认。
关键词 建筑业企业 建筑资质 重整模式 分离式处置
2014年, 温州中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等建筑业企业破产案件为切入点, 梳理建筑业企业破
“ 中城集团”) 以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温州 产的特性,并重点对法院尝试的“分离式处置”模式进
市中级人民法院( 以下简称“温州中院”) 申请破产重 行法理分析,期待学界同仁的批评指正。
整,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于 年 月 日批准温州中 一、建筑业企业破产重整的主要特性
2014 3 14
院将中城集团破产重整案交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法院 根据我国《建筑法》 以及《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
(以下简称“瓯海法院”)审理。 年 月 日,瓯海法 定》 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建筑业企业是指从事土木工
2014 5 12
院经审查后裁定受理此案。 瓯海法院在本案中首次以 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装修工程的新
竞争方式选任破产管理人, 以公开方式征选战略投资 建、扩建、改建等活动的企业。 建筑业企业应当按照其
人,并探索性地提出“分离式处置” 的思路,以图实现 拥有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的
“无害化剥离资债,有效性利用资源,最大化保护权益” 建筑工程业绩等条件申请资质,经审查合格,取得建筑
的目的。 15年 月,瓯海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中 业企业资质证书后, 方可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
20 4
城集团破产重整计划已获得通过。 筑施工活动。建筑业企业从业范围可以涵盖全国各地,
中城集团被誉为温州建筑“航母”,该案被媒体称 而且,在建工程多以分公司形式进行管理,同时也存在
为“我国首例特级资质建筑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也是 挂靠经营的情形,一旦陷入财务困境,在建工程处置、
温州民间借贷局部金融风波爆发以来, 通过司法重整 特许资质保留成为了破产案件审理中的疑难问题。 我
〔 〕
处置“不良资产”的典型案例之一。 1 中城集团破产重 们根据实证调研掌握的情况, 将建筑业企业破产案件
整案件反映出了建筑业企业破产的特性, 法院在审理 的主要特性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过程中面对各种疑难问题做出了司法实践的探索,尤 (一 )建 筑资质是企业 最主要的 “壳价值 ”
其是“分离式处置”模式的运用,较好地解决了建筑业 对于建筑业企业而言,资质是其立身之本,必须获
企业特许资质的保留问题,但此种模式的合理性、合法 得建筑资质才能正常经营。建筑资质的种类非常多,其
性,需要从法律上做出评价。本文以中城集团破产重整 中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
*徐 阳光 ,中国人 民大 学法 学 院副教授 、 中国人 民大 学破产法 研究 中心副主任 、北京 市破产法 学会 副会 长兼秘书 长 ;叶希希 ,浙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