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泰尼埃的结构句法理论-InternationalLanguageCommunication
载《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68-77.
泰尼埃的结构句法理论
刘海涛
( 中国传媒大学 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北京 100024)
摘要 :本文从泰尼埃 1959 年的著作出发,讨论了图式、配价、依存关系等构成结构句法的
基本成分,并且从语言信息处理的角度,探讨了泰尼埃结构句法的形式化问题。泰尼埃的“ 结构句
法”是一种面向分析和理解的语言理论,是一种语义驱动的功能句法理论,是一种基于虚图句式的
理论,在计算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关键词 :泰尼埃;依存句法;配价;句法树;句法形式化;句法剖析
法国语言学家吕西安·泰尼埃① (Lucien Tesnière 1893-1954) 只凭一本著作(Eléments de la syntaxe
structurale ,1959 )便被后人尊为现代依存语法和配价理论的创始人。斯洛文尼亚语言学家 Janez
Orešnk 认为“现代语言学的历史表明,没有那一个语言学流派可以避开( 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使用
泰尼埃的思想,特别是他的配价理论。”[1]
泰尼埃的“ 结构句法”后人也称为“依存语法”或“从属关系语法” 。依存语法和短语结构语法是
语言分析的两大方法。有关乔姆斯基理论的介绍和应用,国内已有许多,而关于泰尼埃句法理论
的介绍和研究却少得可怜。冯志伟(1983)根据泰尼埃 1959 年的法语原著向国内读者简单介绍了这
[2] [3]
一理论, 张烈材(1985)介绍的是泰尼埃法文原著的德语节译本, 胡明扬《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
(1988) 中也有 Tesnière(1959) 的选读约 15 页,[4]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1999) 中题为“从属关
系语法” 的一节可视为他 1983 年一文的扩展版,约 11 页。这种状况与依存语法及配价研究在我国
的实际应用情况极不相符。为此,本文以 Tesnière(1959) 为主,Tesnière(1934) 为辅,较详细地分析
介绍了泰氏的句法理论,特别是他的图式、配价和依存等构成结构句法理论的基本概念。冯志伟
认为“特斯尼耶尔的语言学思想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的重视,从事语言信息处理自动处理
的语言学家们特别推崇这一理论。”[5] 为此,本文也从语言形式化的角度对泰氏理论进行了一些探
讨。
一、泰尼埃的图式
翻开 Tesnière (1959) ,复杂程度不等的句子结构图在书中随处可见。这些图的出现频度,可
与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中句子图解的出现频度相比拟。这些图,泰尼埃自己把它称为 Stemma( 图
式) ,今天我们一般称其为句法树。
我们首先引用泰尼埃原作中的有关段落,然后据此理出泰尼埃的句法结构图的一些特点。泰
尼埃认为(强调是原书中有的):
“句子是一个有机(有组织) 的整体,它的构成成分是词。”(1.2, 11)②
“任何一个词一旦成为句子的一部分,就不再像在词典中那样孤立存在了。一个词和邻近的词
之间就会产生一种联系③ ,这些联系的全部就构成了句子框架。”(1.3, 11)
“联系对于思想的表述是必不可少 的。没有联系,我们不能表达任何连贯的思想,而只能说出
一些孤立的、互不相关的形象和概念。”(1.7, 12)
“是联系赋予句子以有机(组织)性和生命力,联系是句子的根本成分。”(1.8, 12)
1
“造句,就是在一堆不定型的词之间建立起成为一个整体的各种联系 ,从而赋予这一堆不定型
的词以生命。”(1.9, 12)
“理解一个句子,就是要找出联结句子中各个不同的词间的各种联系 。”(1.10, 12)
“所以,联系这一概念是整个结构句法的基础 ,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1.11, 12)
“ 结构联系建立起词与词之间的依存关系。每项联系原则上将一个上项和一个下项联结起
来。”(2.1, 13) ;“上项叫支配词,下项叫从属词。”(2.2, 13) ;“一个词可以同时是某个上项词的从
属词和另一下项词的支配词。”(2.4, 13)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