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宗抉秘 清 华琳撰
●自序
余少时多病,卧而不起者数年。读书不能卒业,弃材也。病中无以自遣,每悬古人山
水图画卧游之。久而酷嗜之。既而病少差,有志于学画。学十年,下笔无一是处。余固钝
根,前人岂尽天才耶,其必有要诀乎?乃博取古人论画之书,一一披览。虽各有所说,皆
详及形体,而略于笔墨。心怏怏不快而怀疑焉。因忆作书之法,蔡中郎得自石室,传于韦
诞,诞据为己有。时钟繇酷好书,见中郎笔法于诞座中,苦求弗与。繇捶胸呕血,魏文以
五灵丹救之。后诞死,繇发其秘书,始大成。又羲之幼学书于卫夫人,卫初秘而不授,羲
之终日不去,侍左右。积数载,卫叹曰:“此子书成,必掩吾名。”乃授之。观夫书法,
韦卫慳吝异常。则画家于用笔用墨之法,俱无详说,其为自秘也无疑。嗟乎!余读书不
成,去而学画,学画又将无成,岂非终于弃材乎。然不自甘,仍取古人真迹,朝夕研读。
其笔法之起煞,墨法之轻重,逐处心摩手揣,寝食俱废。忽夜梦二叟,相视而笑。一叟
曰:“书画通禅。”一叟曰:“书法至唐末而绝。”寤绎二语,不能寐。晓起择赵宋以前
诸古帖,悉心展阅。人虽异代,体亦不一,而其笔画如出一手。窃以如此用笔,运以作画
之墨,何患墨里无笔。自是画与书互相参玩,又十余年,似渐悟,遇有心得,随即录出,
共成三十六则。区区之见,本不欲以自私,特未敢自信,藏之箧中久矣。日者就正于刘晓
山先生,先生亦以不得画诀为恨,见之大快,且怂恿缮写成帙,留以公诸同好,并为之名
曰《南宗抉秘》云。
●南宗抉秘
天津华琳
夫作画而不知用笔,但求形似,岂足论画哉。作画与作书相通,果如六朝各书家,能
学汉魏用笔之法,何患不骨力坚强,丰神隽永也。其在北宗画曰:笔格遒劲。亦是浑厚有
力,非出筋露骨,令人见而刺目。不然,大李将军岂得与右丞比肩,而以宗称之乎。特蒋
三松、张平山辈,变乱古法,以惊俗目。效之者又变本加厉,相传有以木工之墨齿作画
者,且以为美谈,抑何可笑。若夫南宗之用笔,似柔非柔,不刚而刚,所谓绵里针是也。
其法不外圆厚,中锋则圆,出纸即厚。初学不能解此,见前人之画,秀韵天成,绝无剑拔
弩张之态,因而以柔取之。腕弱笔痴,殊无生气,类小女子描花样者,乃自矜其韶秀不减
于古。奚啻翅作夫人耶。然从此平心静气,纯正炼笔,毋求速成,其造就亦未可量。乃不
此之务,而又自嫌其笔力孱弱,不足骇众人之观瞻,急思一捷径,将笔横卧纸上,加意求
刚,而枯骨干柴,污秽满纸,自诧为铁笔。流俗亦从而啧啧,称其功力之大。抑思作画亦
雅事,岂可作此伧父面目向人哉。尤有可异者,其笔既弱,乃欲效古人之圆。及其画出,
状似豆茎,或笔之左右有两线,中间塌陷。又一种专取秃笔蘸浓墨,向纸上涂鸦,毫无主
见,故意上下其手,顿挫出许多癭瘤,视之如以竹枝嚼破其末,濡墨而抹之者。此皆画道
之蟊贼,万不可误犯。惟先不存自欺之心,亦不存欺人之心,终日操管作工夫,执笔紧,
运腕活,久之又久,气力自然运到笔颖上去,不觉用力而力自到。所谓能入纸,能出纸,
笔笔跳得起也。彼歉于用力,外腴中干,偏于柔之病也。猛于用力,努目黎颜,偏于刚之
病也。妙矣!古人之画菩萨低眉,正是全神内敛;金刚怒目,迥非胜气凌人。
何谓执笔紧、运腕活,当搦管之时,只觉吾之手乃执笔之具,他无能事,使手与笔合
为一物,若吾指上天然有一枝笔者。然后运吾之臂,以使吾之腕;运吾之腕,以使吾之
手。初若不知有笔焉,则执笔紧、运腕活之诀得矣。右军不云乎:手知执而不知运,腕知
运而不知执。
初学用笔,规矩为先,不仿迟缓,万勿轻躁。只要拿得住,坐得准,待至纯熟已极,
空所依傍,自然意到笔随,其去画无笔迹不远矣。若徒见古人之画,笔笔有飞舞之势,而
不揣其功力之深,猥以急切之心求之,反为古人所误矣。其实自误耳。
以笔作画,何以要无笔迹,此说似为难解。夫笔迹即笔痕也,若满纸笔痕,岂复成
画。然则何以去之,学者当于一出笔即要有力,不可使虚头略有一些软处,亦不可使煞笔
略有一些软处。如作书左去吻,右去肩者,先就笔之有形之痕而去之,然又非硬抹一笔,
使无虚锋,即可谓之无痕。果尔,则孤另一笔,其痕更重,愈不可救。何不见端石之鸲鹆
眼乎!其与石合者,活眼也,即无痕也。其与石不合者,死眼也,即有痕也。要使笔落纸
上,精神能充于中,气韵自晕于外,似生实熟,圆转流畅,则笔笔有笔,笔笔无痕已。昌
黎之咏石鼓文曰:“快剑斫断生蛟鼍。”平原之论书法曰:“如锥画沙,如印印泥。”胥
得之矣。
画到无痕时候,直似纸上自然应有此画,直似纸上自然生出此画。试观断壁颓垣剥蚀
之纹,绝似笔而无出入往来之迹,便是墙壁上应长出者。画到斧凿之痕俱灭,亦如是尔。
昔人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吾于画亦云。
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