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学习理论(简版)2
第三章 学习理论 在过去的20世纪,人们对学习的看法发生了几次重大的变化,每一次变化都对教学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20世纪上半叶,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占据主导地位,60年代后,认知主义的观点逐渐取代了行为主义,而到了20世纪末,建构主义成为学习理论发展的新方向。 学习的实质:学习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什么。 学习的过程:为了实现学习结果,学生头脑中要进行什么样的信息加工活动。 学习的条件:为了顺利进行学习的信息加工活动所需要的条件。 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桑代克、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 班杜拉(新的新行为主义,社会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 学习实质:使个体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强调可观察的行为。 学习过程:个体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 学习条件:注重学习外部条件,忽略内部条件,强调外部环境对人学习的决定作用。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2.学习是通过不断的尝试与错误实现的。 3.联结的形成遵循一定的规律(三大学习规律) 准备律: 学习开始的预备定势,学习有准备并且实现就感到满足,不实现则会感到烦恼;当不准备实现却被要求实现时则感到烦恼。 练习律(包括应用律与失用律,早期注重频因律后放弃): 把一个学会的反应加以练习或运用,使S-R联结越来越强(应用律);否则这个联结减弱(失用律)。 效果律: 一个行为之后有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重复这个行为的可能性就增加。如奖励促进行为重复。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使人感到厌烦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减弱。 桑代克后期对学习规律进行了修订 练习律从属于效果律(如果单纯重复某个情境,对正确的反应一无所知,练习无效) 效果律方面,放弃了烦恼对学习的影响,认为通过刺激-反应获得的积极的效果在心理上产生的满意感对学习的促进比起令人厌恶的结果更强。 评价 优点: 桑代克的试误-联结说是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奠定了联结派学习理论的基础。 借用大量生物学和生理学的概念来建立他的联想主义心理学说。其结论大多是建立在心理实验的基础上的,这使他的理论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为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第一个将传统哲学心理学转化为科学教育心理学的人,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不足: 尝试-错误学习简化了学习过程的性质,忽视了人类学习中认知、观念等因素的作用,只能解释简单的机械学习,无法解释人类复杂的认知学习; 在他的学习理论中忽视了学习的目的性和能动性,而把学习过程看成是盲目的、被动的过程。这就抹杀了人类学习的最突出的特征,即人类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 人类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无论如何都存在着一些本质上的区别,人类的学习要比动物的学习复杂得多,把人类的学习同动物的学习完全等同起来,用解释动物简单学习的观点来解释人类复杂的学习,必然是不充分的或片面的。 (一)巴甫洛夫 俄国著名生理学家 1904年获消化生理学的成果获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 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对心理学影响甚大。 1.经典实验 i食物 唾液分泌 (无条件反射) ii铃声 无唾液分泌 iii铃声 食物……铃声 唾液分泌 (条件反射) 2.经典条件反射的含义: 将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相结合,使该条件刺激成为无条件刺激的信号,从而引发原先只能由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 望梅止渴,谈虎色变 3.经典条件反射的行为法则 强化 增强条件反应出现频率的一切程序。食物即强化物。 条件反射作用的获得 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两者的时间间隔非常重要 同时与近于同时出现;条件刺激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呈现。 条件反射作用的消退与自然恢复 消退指条件刺激反复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弱,直至最后消失。 消退现象过一段时间后,条件反应以微弱的形式自动恢复,即自然恢复。 条件反射作用的泛化与辨别 泛化指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也能诱发条件反应。取决于新刺激与原条件刺激的相似程度 辨别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 刺激的泛化与辨别是互补的过程,前者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后者则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泛化能我们实现迁移,分化帮助我们对不同情境做出恰当反应。 高级条件作用 由一个已经条件化了的刺激来使另外一个中性刺激条件化的过程。 拓宽了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反应。 (二)华生的学习理论 华生(John B.Waston,1878-1958),行为主义学派的开创者。 将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应用于学习领域,形成了经典条件反射的学习理论。 用刺激—反应来分析所有的行为。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