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微分的几何矛盾.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典微分的几何矛盾

附件07:论文《经典微分的几何矛盾》 第05篇 经典微分的几何矛盾 ——微积分系列论文12篇之05: 论极限理论的实践错误之二 师教民1,2 (1.石家庄广播电视大学 科学技术部,河北 石家庄 050081; 2.石家庄经济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摘 要:极限理论存在经典微分的几何意义的自身矛盾. 关键词:极限理论;几何意义;自身矛盾 中图分类号:O172        文献标识码:A 极限理论或标准分析法或第二代微积分或经典微积分理论存在八大科学错误.本文以经典微分的几何意义的自身矛盾为例,证明上述八大科学错误的第五大科学错误:经典微分的几何矛盾(极限理论的三大实践错误之二). 极限理论(标准分析法或第二代微积分)的理论错误,必然会反映到实践中来.最重要的反映是:极限理论存在经典微分的几何意义的自身矛盾:极限理论的实践错误之二(参见极限理论的世界名著文献和中国名著文献).现分析如下: 在讲解位置矢量为r的、因受变力F的作用而沿光滑曲线路程l运动的质点做功时: ①中国名著文献说,元功为“dW?F?dr”[这说明功函数为W?f (r).因为将该式两边微分得:dW?(r)?dr??F?dr],并 在文献图3?3中把位置矢量r的微分即位移元dr画成了曲线(见图1).但是在文献中,把函数y ? f (x)的自变量x的微分定义为:dx?Δx.因此,上述函数W?f (r)的自变量r的微分为:dr?Δr.把微分dr?Δr画入极限理论(标准分析法或第二代微积分)的中国名著文献的、图4.6所示的、微分的几何意 义中,便立即知道微分dr?Δr是曲线ACB的弦线(见图3),这就与图1中的微分dr是曲线相矛盾,这个矛盾体现出数学理论(以数学教材体现)与物理实践(以物理教材体现)的矛盾. ②中国名著文献说,“元功为dW?F?dl”[这说明功函数为W?,dW???dl?F?dl],并在文献图3?6中把曲线路程l的微分位移即位移元dl画成了曲线(见图2).说明:上述微分dl中的l在标准分析法(极限理论或第二代微积分)中为l的切向矢量,并且切向矢量l的指向与质点运动的方向一致;dl为功函数W?的自变量l的微分.所以,设l的单位矢量为τ,便有: dl?d(τ)?τd或dl?d(τ)?τd?dτ?τd??0?τd. 根据文献中极限理论的函数y?f (x)的自变量x的微分定义知:dx?Δx.据这个定义及上式知: τd?dl?Δl?Δ(τ)?τΔ或 τd?dl?Δl?Δ(τ)?2τ?1τ??2?1?τ?τΔ, 比较上式两边τ的系数得: d?Δ. 据极限理论的中国名著文献中的弧微分定义知: dl?dx????? ????Δ???d (其中??dy为曲线y?f (x)的切线增量,这可以从图3中看出). 由于质点的运动方向与曲线路程l的切向矢量l的指向一致,故 dl?τd|l|?τΔ|l|?τdl??. 把微分dl?τdl??画入第二 代微积分的中国名著文献的、图4.6所示的、微分的几何意义中,便立即知道微分 dl ?τdl?? 是曲线ACB的切线(见图3),这就与图2中的微分dl是曲线相 矛盾,这个矛盾也体现出数学理论(以数学教材体现)与物理实践(以物理教材体现)的矛盾. 据中国名著文献[3]中的dW?F?dl和dW?F?dr知:在物理意义上,微分dl和drdl?dr,所以文献[3]把微分dr和dldl和dr却因为一是切线一是弦线而不相等,起码dl和dr的方向不同,这不仅说明微分概念的几何意义与物理实践不符,而且也体现出极限理论的自身矛盾. 参考文献: [1]菲赫金哥尔茨[苏].数学分析原理:第1卷第1分册[M].吴亲仁,陆秀丽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 147?150;168?170. [2]樊映川. 高等数学讲义: 上册[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278?280. [3]刘克哲.物理学: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67;73. [4]乔治·贝克莱[英].人类知识原理[M].关文运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73:77?90. [5]卡尔·马克思[德].数学手稿[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专辑),1975,(1):52?54. [6]师教民.微积分之谜与美[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4?16;28?35. [7]师教民.两地书中论科学[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73?182. [8]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资料室.非标准分析[C].北京: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76:321?339. [9]鲁滨逊[美].非标准分析[M].申又枨,王世强,张锦文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303?322. On the Geometric Significance of t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