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分子化实验
实验二 丙烯酰胺溶液聚合
一、目的要求
1.认识并了解溶液聚合及其反应原理;
2.掌握丙烯酰胺溶液聚合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
溶液聚合是将单体,引发剂溶于溶剂,然后进行聚合的方法。根据所生成的高分子物质溶解情况,可以分为均相溶液聚合和非均相溶液聚合(也叫沉淀聚合)。自由基聚合、离子型聚合和缩聚反应聚合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
溶液聚合一般具有反应均匀、聚合热易散发、反应速度及温度易控制、分子量分布均匀等优点。但是由于溶剂的引入,大分子自由基易向溶剂发生链转移反应,造成转化率降低,聚合度不高,使产物分子量降低,这是溶液聚合的主要缺点。因此,在选择溶剂时必须注意溶剂的活性大小。各种溶剂的链转移常数变动很大,水为零,苯较小,卤代烃较大。一般根据聚合物分子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溶剂。另外还要注意溶剂对聚合物的溶解性能,选用良溶剂时,反应为均相聚合,可以消除凝胶效应,遵循正常的自由基动力学规律。选用沉淀剂时,则成为沉淀聚合,凝胶效应显著。产生凝胶效应时,反应自动加速,分子量增大,劣溶剂的影响介于其间,影响程度随溶剂的优劣程度和浓度而定。
本实验以丙烯酰胺为单体,水为溶剂,(NH4)2S2O8为引发剂,水为溶剂有许多优点:(1)价廉,(2)无毒,(3)链转移常数小,(4)对单体及聚合物溶解性能好,为一均相反应。
反应式:
链引发:
链增长:
链终止:
在均相反应结束后,可通过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聚合物与溶剂分离,再用过滤等方法,得到固体聚合物。
聚丙烯酰胺是一种优良的絮凝剂,水溶性好,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选矿、化学工业及污水处理等方面。
三、仪器与药品
仪器:三口瓶250ml、球形冷凝管、温度计100℃、烧杯100ml、量筒100ml、搅拌装置、控温装置。
药品:丙稀酰胺(分析纯)10g、蒸馏水100ml、(NH4)2S2O8 (分析纯)0.06g。
四、实验步骤
1.如图组装好各种实验仪器。
2.用天平称取丙烯酰胺10g,量筒量取蒸馏水80ml,并将称量好的丙烯酰胺和蒸馏水依次加入到三口瓶中。
3.将水浴温度设定至30℃,并开始搅拌。
4.用天平称取(NH4)2S2O8 0.06g,量筒量取蒸馏水20ml,并将称量好的(NH4)2S2O8溶解在烧杯中,不断搅拌,使之完全溶解。
5.将溶解好的(NH4)2S2O8溶液加入到三口瓶中。
6.将水浴温度设定至90℃,慢速搅拌2~3个小时。
7.每隔一定时间观察反应现象,并加以记录。
8.反应结束,清理实验台。
五、思考题
1、 溶液聚合有何突出优缺点?为什么?应用情况怎样?
2、 影响溶液聚合的因素是什么?具体影响如何?
3、 用溶液聚合为什么所得聚合物分子量低?
实验三 苯丙乳液聚合
一、试验目的
1、了解乳液聚合特点、配方及各组分的作用。
2、熟悉苯丙乳液的制备及用途,掌握实验室制备苯丙乳液的聚合方法。
二、实验原理
乳液聚合是指单体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分散在介质中,加入水溶性引发剂,在搅拌或振荡下进行的非均相聚合反应,它既不同与溶液聚合,也不同于悬浮聚合。乳化剂是乳液聚合的主要成份。乳液聚合的引发、增长、终止都在胶束的乳胶粒内进行。单体胶滴只是贮藏单体的仓库。反应速率主要决定于粒子数,具有快速、分子量高的特点。
苯丙乳液是苯乙烯、丙烯酸酯类、丙烯酸三元共聚乳液的简称。苯丙乳液作为一类重要的中间化工产品,有其非常广泛的用途,现已用作建筑涂料、金属表面胶乳涂料、地面涂料、纸张粘合剂、胶粘剂等,具有无毒、无味、不燃、污染少,耐候性好、耐光、耐腐蚀性优良等特点。
本实验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等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OP-10和NaHCO3为乳化剂,水为分散介质进行的乳液聚合。苯乙烯在水相中溶解度很小,主要以胶束成核,乳化剂可以是互不相溶的单体—水转变为稳定的不分层的乳液。
三、主要仪器试剂
仪器:三口瓶250ml、球形冷凝管、温度计100℃、烧杯50ml、量筒25ml、恒压滴液漏斗、搅拌装置、控温装置。
试剂: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十二烷基硫酸钠, OP-10,过硫酸铵, NaHCO3,磷酸三丁酯。
四、实验步骤
1. 称取过硫酸铵0.20g溶于5ml水中备用。
2. 称取十二烷基硫酸钠0.20g,OP-10 0.3g,NaHCO3 0.1g,配成15 g乳化剂混合液,称取丙烯酸丁酯18 g,苯乙烯15 g,丙烯酸1.5 g,混合在烧杯中备用。
3. 在装有电动搅拌器、温度计(液滴漏斗)、冷凝管的250ml三颈瓶中加入50g蒸馏水,再加入全部乳化剂和混合原料的一半,同时加入一半引发剂,开始搅拌,在78~83℃下反应20min。
4. 滴加剩余的原料和引发剂,在40~50min内滴完,然后在85~87℃下反应2h,降温至40℃以下,加入磷酸三丁酯等助剂后放料。
五、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镇痛治疗规范.docx VIP
- 数字文化与娱乐:2025年动漫IP衍生品市场洞察报告.docx
- 护理安全管理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课件教学教材演示幻灯片.pptx VIP
- 2025至2030中国动物园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NB-T 47047-2015 承压设备用镍及镍合金无缝管.pdf VIP
- 气道净化护理(2024年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VIP
- 高中数学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doc VIP
- 《电子商务概论》(附微课 第5版)课件 第7、8章 新媒体运营、 电子商务安全.pdf
- 深圳市育才教育团育才三中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doc VIP
- 测绘地形图图技术总结.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