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型钌/氧化物复合纳米粒子催化剂的制备和变换催化反应性能.pdfVIP

负载型钌/氧化物复合纳米粒子催化剂的制备和变换催化反应性能.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4卷第1期 苏 州 大 学 学 报(自然科学版) Vo1.24 NO.1 2008年1月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Jan,2008 负载型钌/氧化物复合纳米粒子催化剂的 制备和变换催化反应性能 王文宝 ,王海涛 ,杨 平 (1,苏州大学 分析测试中心,江苏 苏州 215123; 2 苏州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摘 要:采用连续反应法制备了以过渡金属氧化物为核,金属钌为壳的复合纳米粒子 Ru@Fe:O,、Ru@ZnO、 Ru@CuO,并将其负载到镁铝尖晶石载体上制成负载型变换催化剂.采用 TEM、SEM、XRD等方法对样品进行 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选择7一Fe 0 作为复合纳米粒子的核,可以大大提高负载型催化剂的变换反应活性,负 载型变换催化剂 Ru@Fe,O /MA在气、汽比为 1,空速为2 000 h 的条件下,12O℃下其变换反应活性大于 16%,350℃时,CO转化率接近100%, 关键词:钌/氧化物复合纳米粒子;负载型催化剂;水煤气变换反应;镁铝尖晶石 中图分类号:0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073(2008)O1—0074—04 0 引 言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对纳米制备技术的研究已经从单相纳米粒子的制备转变到复合纳米粒子的制 备 .复合粒子除了具有单组分纳米粒子所具有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及量子尺寸效应外,还会因为结构单 元之间量子耦合、协同增强而出现多种新的效应 .复合半导体纳米颗粒催化剂因其独特的性质能被用于催 化剂、分子器件和太阳能转化上,国内外相继报道了 CdS/ZnO 、CdS/AgI 、ZnO/ZnS 、ZnO/ZnSe 和 CdS/HgS 等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研究. 本文报道,采用连续反应法制备Ru@Fe O。、Ru@ZnO、Ru@CuO复合纳米粒子并负载到镁铝尖晶石表面 制成负载型变换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复合纳米粒子的核,可以大大提高催化反应活性. 1 实验部分 1.1 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 称取0.6g Fe(NO ) ·9H O,溶于50mL乙二醇中,加热到70%反应8h得到 y.Fe:O。胶体.移取3mL 0.1mol·dm。的RuC1。溶液,加入到y—Fe:O。的胶体溶液中,再加入0.333g PVP(n :n =10:1),强烈搅拌 下,160~C回流3h即可得到以y—Fe O 为核、Ru为壳的复合纳米粒子Ru@Fe:O (n :n =5:1)溶胶.向溶 胶中加入丙酮,可将Ru@Fe:O 复合纳米粒子沉淀出来,使用前可重新在水或乙醇中超声分散.按类似方法 可以制备出Ru@ZnO、Ru@CuO复合纳米粒子.复合纳米组成通过化学分析确认. 称取3g镁铝尖晶石载体,将一定量的复合纳米粒子溶胶吸附到载体表面上,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出上层 清液,加入计算量的氧化钾助剂和硝酸镧溶液作为催化剂助剂,搅拌混合均匀,在旋转蒸发器上蒸干,150oC干 燥6h,压片,造粒,取15~20目的颗粒,最后在350oC下焙烧0,5 h,得到负载型催化剂Ru@Fe O /MA,其中 MA代表载体镁铝尖晶石. }收稿日期:2007—10—3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王文宝(1970一),男,江苏泰州人,主要从事晶体结构分析及性能研究等方面的研究 第1期 王文保,王海涛,杨 平:负载型钌/氧化物复合纳米粒子催化剂的制备和变换催化反应性能 75 1.2 催化剂的表征 XRD分析采用日本理学D/MAX一3C型x射线衍射仪测定,以铜靶为辐射源,扫描速度2。/min,工作电压 40 kV,电流35 mA;采用日本Hitachi公司H600一Ⅱ型透射电镜观测样品测粒子大小. 1.3 催化反应及活性评价测试 采用固定床催化反应装置,反应管内径16mm,装填约5g催化剂.CO、H 、N 按适当比例混合后通入一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