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颜延之《五君咏》对早期咏史诗的变革.pdfVIP

略论颜延之《五君咏》对早期咏史诗的变革.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1卷第1期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_01.21NO.1 2008年2月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eb.2008 略论颜延之《五君咏》对早期咏史诗的变革 于 溯 (南京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摘 要: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类型,咏史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初步形成并且完成了其 早期的发展历史。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以颜延之《五君咏》为标志,班固《咏史》所开创的纪体 咏史诗传统被打破,传体咏史诗作为一种全新的咏史诗类型登上诗坛,为咏史诗的创作提供了新 的思路。同时,《五君咏》亦以其精湛的写作技巧和深切的人生关怀,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前此 咏史诗或以叙事细碎而致酷不入情,或以情思繁芜而致结构散乱的缺陷,对后世咏史诗的发展起 到了不容忽视的垂范作用。 关键词:《五君咏》;颜延之;咏史诗 中图分类号:12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08)01.06—06 《五君咏》历来被认为是颜延之集中的佳构而倍受后人推许,如牟愿相《小獬草堂杂论诗》谓其 “如 褰衣下水,捧藕出泥”、“其妙绝人”;叶矫然《龙性堂诗话》谓其 “不减芙蕖出水”;黄子云《野鸿诗的》 谓其 “自当高步元嘉”等等,此皆就其艺术成就立论。 而大凡出色的文学作品,除以其词章之美感染后 世的读者外,亦往往以其创变之功沾溉继起的作者,兼具艺术审美和文学历史的价值。对于《五君咏》而 言,后者则最早为刘熙载的《艺概》敏锐地捕捉出来,其《诗概》云:“左太冲《咏史》似论体,颜延年 《五君咏》似传体。”【1 在《文选》中,左思的《咏史》和颜延之的《五君咏》同在咏史诗一类,刘熙载的 这句话,实际上是以论、传二体对咏史诗再作划分,在这种分类下,《五君咏》被标举为一个亚类的代表, 无疑被暗中寄寓了重要的文学史意义。论、传二体的提法,为研究咏史诗的流变提供了一个包容力很强的 分类角度,已广为后人接受;然而,《五君咏》的典型意义似乎并没有得到更多的认可。《义门读书记》卷 四六谓 “咏史者不过美其事而咏叹之,隐括本传,不加藻饰,此正体也。太冲多抒胸臆,乃又其变。”[2]893 陈延杰《诗品注》承继何焯的观点,提出“孟坚咏史诗,其辞甚质直,又加以咏叹,此传体,为咏史正宗, 左太冲其变也。”[3155求变体之迹独及左思,而将创体之功上推班固,《诗概》给予《五君咏》的意义被完 全消解了。事实上,如果把 《五君咏》放到早期咏史诗发展的背景中加以体察,私意以为,其价值甚至不 止于开创传体咏史诗这一诗歌类型,更在于为这种新的咏史诗类型的布局章法和写作技巧,作出了经典的 示范,从而对后世同类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即拟以此为题,尝试对《五君咏》或多 或少被忽视的文学史意义,作一简要的阐述。 一 、 传体咏史诗的开创 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的诗歌,也许可以远溯到《诗》、《骚》,不过,真正意义上的咏史诗,历来 以班固《咏史》为其滥觞。其诗云: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仓令有罪,就递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 收稿日期:2007~07~10 作者简介:于 溯(1983一),女,天津人,南京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睛侔愿相,《小溜草堂杂论诗》,见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912,917 页;睛】叶矫然,《龙性堂诗话》,《清诗话续编》第959页。【清】黄子云,《野鸿诗的》,见丁福保编,《清诗话》,上海古籍 出版社,1978年,第862页,第七六条。 — — 6—— 于 溯:略论颜延之 《五君咏》对早期咏史诗的变革 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呜。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 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诗中描写的缇萦救父的故事,本事见于《史记·仓公传》。从写作的手法来看,此诗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 顺序依次道来,一首诗即是一篇完整的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