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407至卷410-小儿初生诸疾门.pdfVIP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407至卷410-小儿初生诸疾门.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四百七 小儿初生诸疾门     黄帝素问      奇病论篇   帝曰:人生而有病巅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 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   【注 此女子胞之为病也。有所大惊,则气暴上而不下。夫精以养胎,而精气并居者 也。母受惊而气上,则子之精气亦逆,故令子发为巅疾也。思谓巅当作癫。按婴儿癫癎, 多因母腹中受惊所致。然癫疾者逆气之所生也,故因气上逆而发为癫疾。兆璜曰:胎中受 病,非止惊癎。妊娠女子饮食起居,大宜谨慎,则生子聪俊,无病长年。】     千金方 【唐 孙思邈】      初生出腹论   小儿初生出腹,骨肉未敛,肌肉犹是血也,血凝乃坚成肌肉耳。其血沮败,不成肌 肉,则使面目绕鼻口左右悉黄而啼,闭目聚口撮面,口中干燥,四肢不能伸缩者,皆是血 脉不敛也,多不育。若有如此者,皆宜与龙胆汤也。   儿生落地不作声者,取暖水一器灌之,须臾当啼。儿生不作声者,此由难产气少故 也。可取儿脐带向身却捋之,令气入腹,仍呵之至百度,啼声自发。亦可以葱白徐徐鞭 之,即啼。   儿生十许日怒啼。似衣中有刺者,此或脐燥还刺其腹,当解之,易衣更裹,仍以温粉 粉之。若脐不愈,烧绛帛末粉之。若过一月脐有汁不愈,烧虾蟆灰粉之,日三四度。若脐 中水及中冷,则令儿腹绞痛,夭糾啼呼,面目青黑,此是中水之过,当炙粉絮以熨之,不 时治护。脐至肿者,皆随轻重,重者便灸之,乃可至八九十壮;轻者脐不大肿,但出汁, 时时啼呼者,捣当归末和胡粉傅之,炙絮日熨之,至百日愈,以啼呼止为候。【按初生小 儿,针灸不可妄施,兹云炙之可至八九十壮,虽今古异宜,亦须斟酌。】   若儿粪青者,冷也。与脐中水同。   乳哺不进者,腹中皆有痰癖也,当以四物紫丸微下之,节哺乳,数日便自愈。小儿微 寒热,亦当尔利之,要当下之,然后乃瘥。      惊癎   新生即癎者,是其五脏不收敛,血气不聚,五脉不流,骨怯不成也,多不全育。其一 月四十日已上,至期岁而癎者,亦由乳养失理,血气不和,风邪所中也。病先身热掣瘲, 驾啼叫唤而后发癎,脉浮者为阳癎,病在六腑,外在肌肤,犹易治也。病先身冷,不惊 掣,不啼呼,而病发时脉沉者为阴癎,病在五脏,内在骨髓,极难治也。   初出腹,血脉不敛,五脏未成,稍将养失宜,即为病也,时不成人。其经变蒸之后有 病,余证并宽,惟中风最暴卒也。小儿四肢不好惊掣,气息小异,欲作癎,及变蒸日满不 解者,并宜与龙胆汤。   凡小儿不能乳哺,当与紫丸下之。小儿始生,生气尚盛,但有微恶,则须下之,必无 所损。及其愈病,则致深益。若不时下则成大疾,疾成难治矣。凡下,四味紫丸最善。虽 下,不损人,足以去疾。若四味紫丸不得下者,当以赤丸下之;赤丸不下,当倍之。若已 下而有余热不尽,当按方作龙胆汤稍稍服之,并摩赤膏。   风癎亦当下之,然当以猪心汤下之。惊癎但按图灸之,及摩生膏,不可大下也。何 者?惊癎心气不定,下之内虚,益令甚尔。惊癎甚者,特为难治。故养小儿常慎惊,勿令 闻大声,抱持之间当安徐,勿令惊布。又天雷时,当塞儿耳,并作余细声以乱之也。凡养 小儿,皆微惊以长其血脉,但不欲大惊。大惊乃灸惊脉。若五六十日灸者,惊复更甚;生 百日后灸惊脉,乃善。      变蒸论   凡儿生三十二日一变;六十四日再变,变且蒸;九十六日三变;一百二十八日四变, 变且蒸;一百六十日五变;一百九十二日六变,变且蒸;二百二十四日七变;二百五十六 日八变,变且蒸;二百八十八日九变;三百二十日十变,变且蒸。积三百二十日小蒸毕 后,六十四日大蒸;蒸后六十四日复大蒸;蒸后一百二十八日复大蒸。凡小儿自生三十二 日一变,再变为一蒸;凡十变而五小蒸,又三大蒸;积五百七十六日大小蒸都毕,乃成 人。小儿所以变蒸者,是荣其血脉,改其五脏,故一变竟,辄觉情态有异。其变蒸之候, 变者上气,蒸者体热。变蒸有轻重:其轻者体热而微惊,耳冷尻冷,上唇头白泡起如鱼目 珠子,微汗出;其重者体壮热而脉乱,或汗或不汗,不欲食,食辄吐哯,目白睛微赤,黑 睛微白。又云目白者重,赤黑者微,变蒸毕,自精明矣。此其证也。单变小微,兼蒸小 剧。凡蒸平者五日而衰,远者十日而衰。先期五日,后期五日,为十日之中,热乃除耳。 儿生三十二日一变,二十九日先期而热,便治之如法,至三十六七日蒸乃毕耳。恕不解 了,故重说之。且变蒸之时,不欲惊动,勿令傍多人。儿变蒸或早或晚,不如法者多。又 初变之时或热甚者,违日数不歇,审计变蒸之日,当其时有热微惊,慎不可治及灸刺,但 和视之,若良久热不可已,少与紫丸微下,热歇便止。若于变蒸之中,加以时行温病,或 非变蒸时而得时行者,其诊皆相似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