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间伤寒心要 镏洪
伤寒心要论
夫伤寒者,前三日在表,法当汗,可用双解散,连进数服必愈。若不解者,病已传
变。后三日在里,法当下。殊不知下之太早,表热乘虚入里,遂成结胸、虚痞、懊 、斑
疹、发黄之证,轻者必危,危者必死。但当以平和之药,宣散其表,和解其里,病势或有
汗而愈,或无汗而愈。当用小柴胡、凉膈、天水。三药,合而服之。病若半在表、半在
里,法当和解,小柴胡、凉膈主之。若里热微者,则当微下,大柴胡合解毒汤。主之。热
势未退,又以大柴胡合三一承气汤。下之,两除表里之热。病至七八日,里证已甚,表热
渐微,脉虽浮数,则以三一承气合解毒。下之。其病胸膈满闷,或喘或呕,阳脉紧甚者,
可用瓜蒂散。
涌之。汗吐下三法之后,别无异证者,凉膈散。调之。大热已去,微热者,以益元
散。服之,无令再病,此伤寒治法之大要也。
或伤风自汗,脉浮缓者,双解去麻黄。以汗之。其病半表半里,白虎汤。和解之。病
在里,脉沉细者,无问风寒暑湿,或表里证俱不已,或内外诸邪所伤,有汗无汗,心腹痛
满,谵语烦躁,蓄热内盛,但是脉沉者,并用承气合解毒下之。
或中暑自汗,解以白虎汤。(《直格》云:夏至前为热,夏至后为暑,是以至后而用
白虎,宜乎?《局方》:立秋后不用白虎。子和云:若有白虎证,亦不用乎?却用,详审
之耳。)白虎解后,以五苓合天水。调之。多进数服无妨。或腹满脉沉者,亦当承气合解
毒。微下之。或发汗之后,热不解,脉尚浮者,白虎加苍术。再解之。
或里热内盛,阳厥极深,皆因失下而成此证,以致身冷脉微,昏懵将死。切不得以寒
药下之,误下即死。又,一辈庸医,妄言是阴厥,便欲易换,用真武、四逆温热之剂投
之,下咽立死。
殊不知此证乃阴耗阳竭,阴气极弱谓之耗,阳厥极深谓之竭。蓄热怫郁,将欲死者。
凡此之证,寒剂热剂俱不可投,但进凉膈、解毒。以养阴退阳,宣散蓄热,脉气渐生,得
大汗而愈。(使汗气和而愈者。)未愈,却解毒合承气。下之,次以解毒、凉膈、天水。
合而为一,调合阴阳,洗涤脏腑,则其他别证,自不生矣。有大下之后,热不退,再三下
之,热愈盛。若下之不愈,脉微气虚力弱,不加以法,则无可生之理。若辍而不下,则邪
热盛极,阴气极衰,脉息断绝,必不可救,似此之证,是下之亦死,不下亦死。医者至
此,活人杀人,一弹指间,其不至手足失措者,几希矣。(《直格》云:伤寒汗后,汗出
不解,或反不汗,脉尚浮,白虎加苍术汤再解之。又按,余论云:伤寒下后,自汗,虚热
不已,白虎加苍术、人参,一服如神,汗止身凉,此通仙之法也。如此则汗下之后热不
退,无问有汗无汗,通宜白虎加苍术解之,又加人参亦妙。仍服凉膈、解毒调之。)经云
三下而热不退者即死,后人有四五次下,以至十数行而生者,此乃误中耳,活者未一二,
死者千百,后学切不可以为法。但当根据前,用解毒合凉膈调之,使阳热除退,阴气渐
生,庶不失命。
若伤饮,不解散,或结胸之证,临时择用大小陷胸汤丸。累下之。脉浮者,不可下,
是表证未除,小柴胡合小陷胸汤。投之。脉虽浮而热太极者,大承气。徐徐疏利之。或有
留饮过度,湿热内生,小便自利,湿热未退,以解毒汤。治之。
阳证生斑,凉膈加当归。
怫郁热盛在表,燥而无汗,湿热在里,不能发于外,相搏遂成发黄,茵陈蒿汤调五苓
散、茵陈合承气下之。
心烦,不得眠,栀子豉汤。
误下太早,遂成结胸、虚痞,凉膈加枳壳、桔梗。
刚柔二 ,谵语发狂,逾垣赴井,皆阳热极盛者,承气合解毒。下之。
汗下后,烦渴饮水,则凉膈减桂、五苓、桂苓甘露饮、益元,选而用之。
小便不通,五苓泄之。大便闭结,承气下之。更有外证,加减防风通圣散方内随证用
药。
妇人证治皆然,惟三四月并七八月不用硝,其余月分、用之无妨。
小儿减剂服之。
此中有古人治伤寒不传之妙,后之学人,其慎宝之。
伤寒心要论 寒
第一双解散
防风通圣散
防风(去芦) 川芎 当归(焙) 赤芍药 大黄 麻黄 连翘 芒硝(各半两) 石膏黄芩
(去枯) 桔梗(各一两) 甘草(二两) 滑石(三两) 荆芥 白术 栀子(各二钱半)
薄荷叶(半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六分,温服。大黄、芒硝、麻黄三味,对
证旋入。自利,去大黄、芒硝。自汗,去麻黄。
天水散
(益元散、六一散)。
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温水蜜调下,暑月冷水。亦可和解。伤寒、伤风,发汗,加葱白
五寸、豆豉五十粒,煎一盏,调四五钱,并三服。解利为度。加薄荷尤妙。
通圣合益元。
上七两,和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葱白五寸、豆豉五十粒、姜三片,煎至一盏,
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程杏轩医案-清-程杏轩.pdf
- 诚求集-清-朱世扬.pdf
- 褚氏遗书-南齐-褚澄.pdf
- 串雅内外编-清-赵学敏.pdf
- 蠢子医-清-龙绘堂.pdf
- 慈幼便览-清-佚名.pdf
- 慈幼新书-明-程云鹏.pdf
- 此事难知-元-王好古.pdf
- 刺灸心法要诀-清-吴谦.pdf
- 丛桂草堂医案-清-袁焯.pdf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