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庐医话-清-陆以湉.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冷庐医话 清 陆以湉   自序   医理至深,岂易言哉!抑自轩岐以来,代不乏人,既已详且尽矣,又奚待言?矧余小 子,学疏见,以自达其意之所欲云,又何必不言?于是涉猎之余,随笔载述,聊以自娱, 意浅而辞琐,殆所谓言之无文者欤。夫言之不能文,犹之可也,言而或悖于理,则言适足 以招尤矣。是用不敢晦匿,求当代君子教正焉。   咸丰八年十二月陆以HT 书于杭州学廨之冷庐   卷一   医范   徐氏《医统》云:古医十四科,中有脾胃科,而今亡之矣。《道藏经》中颇有是说。 宋元以,次咽喉口齿科,次疮疡科,(即今外科。)次正骨科,次金镞科,次养生科, (即今修养家导引按摩咽纳是也。)次祝由科。(经曰:移精变气者可祝由而已。即今符 咒禳祷道教是也。)国朝亦惟取十三科而已,其脾胃一科,终莫之续。《类经》云:医术 十三科,曰大方脉,曰妇人,曰伤寒,曰疮疡,曰针灸,曰眼,曰口齿,曰咽喉,曰接 骨,曰金镞,曰按摩,曰祝由。今按摩、祝由失其传。二说微不同。而太医院所设十三 科,则与《类经》之说同,详见《明史》。余按:近有专业耳科者,是又在诸科之外矣。   钱塘名医金润寰 珂,治极难险症,从容处之。常云:古之名医者,曰和、曰缓,仓 遽奚为耶?此语可为俗医针砭。   五世之医,北齐有徐之才,元有危亦林,国朝有陈治。(华亭人。)三世之医,宋张 杲、陈自明、倪维德、陆士龙为最着。近代亦多世其业者,青浦北 山何自元,至今已二 十四世矣。   张子和云:古人以医为师,故医之道行。今以医譬奴,故医之道废。有志之士,耻而 不学,病者亦不择精粗,一概待之。常见官医迎送长吏,马前唱喏,真可羞也。由是博古 通今者少,而师传遂绝。吁!医官马前唱喏,乃以为可羞乎!今之官趋承上司,可羞之 端,更有甚于此,而况于医乎?山阴陈载庵为其邑令治病获瘳,将荐之上司,使为医官于 郡中,力辞;将着之勋籍,使弃医而为官,又力辞。此真过人远矣。   医人每享高龄,约略数之,如魏·华佗年百余,吴普九十余,晋·葛洪八十一,北剂 ·徐之才八十,北周·姚僧垣八十五,许智庄八十,唐·孙思邈百余,甄权百三,孟诜九 十三,宋·钱乙八十二,金·李庆嗣八十余,成无己九十余,元·朱震亨七十八,明·戴 元礼八十二,汪机七十七,张介宾七十八,近代徐灵胎大椿七十九,叶天士桂八十。盖既 精医学,必能探性命之旨,审颐养之宜,而克葆天年也。   叶天士治金某患呕吐者数年,用泄肝安胃药年余几殆。徐灵胎诊之,谓是蓄饮,为制 一方,病立已。(见《徐批临证指南》。)薛生白治蔡辅宜夏日自外归,一蹶不起,气息 奄然,口目皆闭,六脉俱沉。少外家泣于傍,亲朋议后事,谓是痰厥,不必书方,且以独 参汤灌。众相顾莫敢决。有符姓者,常熟人,设医肆于枫桥,因邀之入视。符曰:中暑 也,参不可用,当服清散之剂。众以二论相反,又相顾莫敢决,其塾师冯在田曰:吾闻六 一散能祛暑邪,盍先试之?皆以为然。即以苇管灌之,果渐苏。符又投以解暑之剂,病即 霍然。(见徐晦堂《听雨轩杂记》。)夫叶、薛为一代良医,犹不免有失,况其他乎?知 医之不可为矣。然如符姓,素无名望,而能治良医误治之疾,则医固不可为而可为也。   震泽吴晓钲茂才(剑森),言乾隆间,吴门大疫,郡设医局以济贫者,诸名医日一造 也。   有更夫某者,身面浮肿,遍体作黄白色,诣局求治。薛生白先至,诊其脉,挥之去, 曰:水肿已剧,不治。病者出,而叶天士至,从肩舆中遥视之,曰:尔非更夫耶?此 驱 蚊带受毒所致,二剂可已。遂处方与之。薛为之失色,因有扫叶庄、踏雪斋之举。二人以 盛名相轧,盖由于此。其说得之吴中医者顾某,顾得之其师,其师盖目击云。徐灵胎《名 医不可为论》,谓名医声价甚高,轻证不即延治,必病势危笃,医皆束手,然后求之。于 是望之甚切,责之甚重,若真能操人生死之权者。如知病之必死,示以死期而辞去,犹可 免责。若犹有一线生机,用轻剂以塞责,致病患万无生理,则于心不安;用重剂以背城一 战,万一有变,则谤议蜂起,前人误治之责,尽归一人。故名医之治病,较之常医倍难。 此盖现身说法,犹为真名医言也。若获虚名之时医,既无实学,又切贪心,凡来求诊,无 不诊视。其以重币招致者,临证犹或详慎,邻近里闾之间,寻常酬应,惟求迅速了事,漫 不经心,余昔一弟一子,皆为名医误药而卒。(弟以灏中秋节玩月眠迟,次日恶寒发热, 误谓冒寒,用桂枝、葛根、防风等味,致内陷神昏,不知实伏暑证也。子宝章内风证,误 谓外风,而用全蝎、牛黄等味致变。)由于匆匆诊视,不暇细审病情也。是以为名医者, 当自揣每日可诊几人,限以定数。苟逾此数,令就他医。庶几可从容诊疾,尽心用药,不 至误人性命。   《扬州府志》谓郑重光之医,克绍吴普、许叔微之脉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