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明目至宝
卷一
明目赋
夫人之有两眼,犹天之有两曜,视万物,察纤毫,何所不至。日月有一时之晦者,风
云雷雨之所致也,眼之失明者,四气七情之为害也。大抵眼目为五脏之精华,一身之至
要,故五脏分五轮八廓,名八卦。五轮者,肝属木,曰风轮,在眼为乌睛;心属火,曰血
轮,在眼为二 ;脾属土,曰肉轮,在眼为上下胞;肺属金,曰气轮,在眼为白睛;肾属
水,曰水轮,在眼为瞳子。至若八廓,无位有名,胆之腑为天廓,膀胱之腑为地廓,(今
因后八廓图改作山廓,好记亦无害,理且长于言语,从之。)命门之腑为水廓,(今改火
廓,从之。)大肠之腑为山廓,(今改风廓,从之。)三焦之腑为泽廓,(今改为肺之
腑,从之。)此虽为眼目之本根,而有藉血为之包络五脏。或蕴积风热,或有七情之气郁
结不散,上攻眼目各随五脏所属而见。或肿而痛,羞涩多泪,或生障膜,昏暗失明。其证
七十有二,治之法须究其因。
风则攻散之,热则清凉之,气则调顺之,切不可轻用针刀点割,偶得其愈,出乎侥
幸,倘或不然,为害不浅。又且不可过用凉剂恐冰其血脉,凝而不流,亦成痼疾。当量人
老少,气体虚实用药。又有肾虚者,亦能令人眼目无光,或生冷翳,止当补暖下元,益其
肾水。北方之人,患眼最多,皆是日冒风沙,夜卧热炕,二气交蒸使然,治之多用凉药,
北方之人,禀受与南方不同也。疹痘之后。毒瓦斯郁于心肝二经,不能自已,发于眼目,
伤于瞳人者,素无治法。
卷一
眼科论
世之最贵者,莫过于人。人之最贵者,莫过于目。眼乃一身之珍宝,能观万物,照耀
无穷,内连五脏,外应五行。今时患眼者,皆因外受风寒暑湿,内为忧思喜怒,五劳七
伤,四气七情,或餐五辛,或好淫色,早乘烟雾,久视灯光,皆为患眼之源。
轻则昏蒙,重则翳障,致成 肉遮睛,眵泪烂眩。或被五风所害,或然障膜所侵,无
须治眼,先保元阳。切宜洗心涤虑,然后服药,随证治之或洗,或针,或烙,或割,封
贴,明辨患证,切宜细心医治。(其功难述。)
卷一
孙真人谕眼论
夫眼者,五脏之精华,一身之至宝,如天之日月,其可不保护哉!骨之精为瞳人,
(属肾。)筋之精为黑睛,(属肝。)血之精为脉络,(属心。)气之精为白睛,(属
肺。)肉之精为约束,(属脾。)人之造化皆从眼,目生于肝、心、脾、肺、肾、肢体、
手足。
今人多好淫欲,耗散元阳,五脏不和,上盛下虚,血不能流传,致令热气上攻,眼目
赤肿,疼痛隐涩难开,翳膜遮睛,羞明怕日。或然表虚,外受风寒,其气在里,内须头痛
发作无时,经年日久,致令翳障,侵睛内障。或饮酒过多,常食热物,皆为损眼之源。明
辨数方,济无之周。凡有眼证,察其义理,随患证治之。
卷一
阴阳相应辨论
人禀五行造化,阴阳匹配成形,是曰:五轮有位,八廓分形。五轮应五行,按五方,
内五脏,出五运,曰金、木、水、火、土者也。人质之中,皆荷五应之扶持。
所谓八廓者,分八卦,应八廓。故眼为清净之宝,属日月之通幽。胆脉相连,配于天
道之象,随于瞻视,其用清虚,外通五轮,内应八廓,其经故无正名。内间为之天、地、
水、火、风、雷、山、泽,应是八廓,而有病根,形于证候。凡观察于何经廓位,虚实冷
热,气之所侵用药。士大夫详推至理矣。
卷一
上古天真论眼科
夫眼者,一身之至宝,能观天地,照耀无穷。今时之人,有内障失明,亦有翳膜疼痛
者,何也?天真曰:今时之人,以酒为浆,以色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酒散其
真,不知持满,不时损神,务快其乐,逆于生理。起居无节,亦有或受风寒,或劳神散
气,致使然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正其心以正其身,保阴护阳,筋脉调和,骨髓坚
固,血气皆顺。若从此法,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内外调和,耳目自然
聪明也。问曰:今时之人不能樽节,失其调理,患之所侵,何以济之?天真人曰:人之目
者,眼胞周匝,则有二四之穴,若生赤膜,可以手法治之,将息一月,以能去暗而复明,
疼痛昏 者得痊。用在各方,遂传于世而人习之。若能诚意通明,乃济世活人之道也。
卷一
通明论
夫眼者,荣身之宝,如天之日月,能观山河之秀丽,能照万物之精华,宜安其身,调
持保护。然不睹光明者,任有千金万玉以荣其富贵,纵有金饰佳人以解其忧愁,何睹也?
且伤今时患眼者,皆因感受风寒入内,邪气相传,风血并行,风气盛而血气多,致成翳膜
遮障, 肉侵睛,诸般异证,不时疼痛,视物不明。凡是此证,用药治疗,但收一半之
功,未能尽臻其效,当须手法除去病根,则曰知源。其眼胞者,周匝一寸三分,按五轮八
廓,出乎其十二之经,分为二三之穴。若生诸患,切宜详细验源治之。其赤筋者某生,是
患眼之源,亦有阴精光明者乎?能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53至卷154-唇口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55至卷157-齿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58至卷160-舌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60至卷163-咽喉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66至卷169-颈项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71至卷171-腋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72至卷174-胁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70至卷170-肩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75至卷179-背脊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80至卷185-胸腹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