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纲目-明-楼英.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医学纲目 明 楼英   曹序   予夙有志方药,少困举子业,未遑也。岁癸丑,释褐都下,迨丁巳,承乏比部,意通 都大邑,良师萃焉,听谳之暇,留心谘访或枚举一二辈,曰:是出入于公卿之门者,众皆 靡然从之,往往不暇考其术业。吁!徇名之弊,岂特仕道然哉。己未岁,先君子以肠背 养,闻病不至,是抑不审医之过也,使不孝长抱终天之恨焉。因自顾拙于宦者与世之拙于 医者,安可预人家国事耶?遂绝意进取,间取《灵》《素》诸书,反复读之,古奥渊邃, 莫知端倪。友人邵君伟元,授予以《医学纲目》四十卷,曰:是书出于萧山楼全善先生所 辑,简而知要,繁而有条,悉本于《灵》《素》,亦犹律之条例,比附不出于礼经也。公 以礼律佐时,独不能无蹈是乎?因与伟元暨刘君化卿分帙校,矢志弗措,有不合者,书绎 夜思,若将通之,凡再逾寒暑而后就梓。讹者正,缺者补,秩然可观,回视旧本,若草 矣。此书二百年来几晦而复明,几废而复举,宁不有定数存乎!书大要本之阴阳以定其 准,参之运气以稽其变,则胜复有微其矣;血气有虚实,以立其法,考之同异以正其讹。 是故时至有早晚,则民病有征应矣;气位有正变,则胜复有微甚矣;血气有虚实,则调治 有逆从矣;气味有浓薄,则约方有轻重矣;营卫有宣壅,则补泻有疾留矣。其说一正于 《灵》《素》《甲乙》,而参之以仲景、东垣诸君子之绪论。病必有门,门必揭其纲;治 必有法,法必详其目,巨细不遗,详略通贯,参互众说,而折衷之于经。能由此者,谨道 如法,万举万全;不由此者,实实虚虚,夭人长命。故览其书,如大都列肆之中,丹砂、 玉札、马渤、牛溲,何所不有,而其取裁剂量,则固存乎人焉耳。先生尝曰:病之千变万 化,不越阴阳五行。又曰:气失其平则为疾,医者意也,不过平其气耳。呜呼!此数言 者,又为是书之纲领乎!夫不治刑不知造律者之深意,不治病不知着书者之苦心。先生康 济之心甚盛,而几于无所用者,予得而推展之,亦邵、刘二君从臾之力也。同年赵君宗 正,实闻而协成之。予与宗正同官比部者也,畴昔毖刑之意,重于杀人,抑此书之行为生 人计也,亦重于杀人之虑也。处心积虑,有始终同而不异者,宜得牵连书之,以示后世 焉。   时嘉靖乙丑岁中秋日前进士履斋曹灼撰   自序   医之为学,其道博,其义深,其书浩瀚,其要不过阴阳五行而已。盖天以阴阳五行, 化生万物。其禀于人身者,阴阳之气,以为血气表里上下之体;五行之气,以为五脏六腑 之质。由是人身具足而有生焉。然阴阳错综,五行迭运,不能无浓薄多少之殊。故禀阴阳 五行之气浓者,血气脏腑壮而无病;薄者,血气脏腑怯而有病。阳多者,火多,性急而形 瘦;阴多者,湿多,性缓而形肥。阳少者,气虚、表虚、上虚,而易于外感;阴少者,血 虚、里虚、下虚,而易于内伤。况乎人以易感、易伤之躯,徇情纵欲,不适寒温,由是正 损邪客,而阴阳脏腑愈虚愈实,或寒或热,而百病出焉。故诊病者,必先分别血气表里上 下脏腑之分野,以知受病之所在;次察所病虚实寒热之邪以治之。务在阴阳不偏倾,脏腑 不胜负,补泻随宜,适其病所,使之痊安而已。然其道自轩、岐而下,仲景详外感于表里 阴阳,丹溪独内伤于血气虚实,东垣扶护中气,河间推陈致新,钱氏分明五脏,戴人熟施 三法,凡历代方书甚众,皆各有所长耳。故后世用历代之方治病,或效、或不效者,由病 名同、治法异,或中其长,或不中其长故也。姑举一病言之,设恶热病,热病之名同也, 其治之法异,四君治血实之热也,四物治血虚之热也,白虎治气实之热也,补中治气虚之 热也,麻黄治表热也,承气治里热也,四逆治假热也,柴胡治真热也,泻青、导赤、泻 白、滋肾、泻黄治五脏热而各异也,各能洞烛脉证,而中其肯綮,则皆效。其或实用虚 法,虚用实法,表用里法,里用表法,真用假法,假用真法,则死生反掌之间,尚何责其 效乎。昧者不悟是理,泛用古今之方,妄试疑似之病,每致夭横者不少矣。若是者,虚窃 济生之名,实所以害人之生,乱医之真,孔子以乡愿乱德为德之贼,斯则医之贼也。暗损 阴骘,神明不佑,可不谨哉!英爰自髫年,潜心斯道,上自《内经》,下至历代圣贤书 传,及诸家名方,昼读夜思,废餐忘寝者三十余载,始悟千变万化之病态,皆不出乎阴阳 五行。盖血气也,表里也,上下也,虚实也,寒热也,皆一阴阳也;五脏也,六腑也,十 二经也,五运六气也,皆一五行也。鳞集于鱼,辐辏于毂,医之能事毕矣。是以不揣芜 陋,掇拾经传方书,一以阴阳脏腑分病析法而类聚之。分病为门,门各定阴阳脏腑之部于 其卷首而大纲着矣。析法为标,标各撮阴阳脏腑之要于其条上,而众目彰矣。病有同其门 者,立枝门以附之;法有同其标者,立细标以次之。凡经有衍文错简脱简者,一以理考而 释正之。传失经旨,众论矛盾者,各以经推而辨明之。庶几诸家之同异得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