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真传-清-高秉钧.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医学真传 清 高秉钧   序   医之道奚起乎?造物以正气生人,而不能无夭札疫疠之患,故复假诸物性之相辅相制 者,以为补救;而寄权于医,夭可使寿,弱可使强,病可使痊,困可使起,医实代天生 人,参其功而平其憾者也。溯自农皇肇起,辨草木以着药性;轩岐继作,明阴阳以着《内 经》,至汉末,笃生张仲景先师,上承农、轩之理,着卒病、杂病两论,率皆倡明正学, 以垂医统。仲师既没,而经论之道遂失其传,舛谬纷纭,靡所止极,甚且家自为书、人自 为学,世之所以赖有医者,反不若无医之为愈。每为旷览,窃尝病之。我士宗夫子,性灵 独异,学识超群,注释经论,既已述大道而正其传,暇日簇弟子,往复论难,提命之下, 及门手录,颜曰《医学真传》。其间阴阳、血气、脏腑、经络,与夫五运六气之理,凡前 圣所孕含未剖者,阐着靡遗,而诸书所表章未备者,迄无余蕴,洵足补救斯人而为功于造 物,其所系岂浅鲜哉!嗣等汇集成帙,摘其要者,梓以问世,使皆知医之传有其真,而学 以不伪,是诚我夫子扶挽斯道之志也夫!时   康熙己卯之春钱塘王嘉嗣子佳敬题   序   粤自苍昊好生,轩岐应运,而吐辞立说,皆为福民寿世之符,送难设奇,罔非起病回 之术。自兹以还,作者代有,如淳于意、张仲景,以及丹溪、东垣诸君子,靡不饮流池 上、洞腑垣中,其定方用药,靡不曲曲中 ,诚渡世之慈航,济时之宝筏也。自正学失 传,医宗罔据,而阴阳虚实,每以臆猜,表里炎凉,鲜从脉究,譬之南辕北辙,却行求 前,冀其有济,盖亦难矣。吾杭高士宗先生《医学真传》一书,潜搜默会,剔隐钩微,意 宗前哲,而言其所未言,说本先民,而发其所未发,辨之于疑似,而无毫厘千里之差,晰 之于微茫,而有一举百当之妙,固已入堂跻奥,而非稍窥藩阃者,所可望其肩项也。余雅 不攻医,客岁缘弱息患疹,本属轻证,可调和立愈。延请儿科数人,皆称时彦,始则太用 攻发,致起痰喘,继又过投寒凉,禁止饮食,遂致不起。及读《真传》言疹一段,而始叹 弱息之死,攻发使之,寒凉速之也。况疹非痘比,治之匪难,而犹见惑于临证,固是知肌 表荣卫之中、脏腑经络之内,其难治有十倍于疹者,能保其百无一失也乎?噫!医之误 人,非特余实被之,世之未读是书,而愦愦焉以人命为尝试者,真实繁有徒也。因将是书 谨为重梓,俾远近播传,庶几藉是以上窥淳于、仲景诸公之旨,则此书固医学之指南云! 时   康熙岁次庚寅仲春月钱塘姚远圣功氏识   高士宗先生手授医学真传   丙子春,先生聚门弟子于侣山讲堂,讲学论道,四载有余。群弟子先后进问,道渐以 明,医渐以备。先生着示及门,嗣等手录者,不下百余则。因谓及门曰:此医学真传也, 汝等录之,将来可以公诸天下矣。嗣等因摘述而授之梓。   医道失传   医道 乎轩、岐。轩、岐着《内经》一十八卷,阐明阴阳、血气营运之理,脏腑、经 络交会之道,上下内外,升降出入,道晰其微,理晰其奥。以为后之医者,必明三阴三阳 之六气,血气生始之根源,五脏交通,六腑会合,及络脉经脉之浅深,皮肌筋骨之外内, 始可言医。仲景先师《伤寒·序》云: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 才高识妙,不能探其理致。慨世之医,昧圣贤经论之本源,袭后人方书之糟粕,汤方歌括 之册,视为秘典,分门别类之书,奉若圣经,岂不谬哉!我故曰:轩、岐没而医道亡,仲 师死而真传绝,洵不诬也!   医门经论   神农本草曰《本经》,黄帝灵枢、素问曰《内经》,皆圣经也。仲景先师,着卒病曰 《伤寒》,着杂病曰《金匮》,此贤论也。医门圣经、贤论,犹儒者之五经、四书也。故 医门经论,乃医学正传,其余《难经》、《脉诀》及后人一切方书,皆逐末亡本,肤浅不 经,不可为训。何世之医者,于圣贤经论,从未尝读,即读亦未解,解未能明,明未能 用。悲夫!   五运六气   天地至大,人物至广,不外阴阳五行之理。五运,即五行也。六气,即三阴三阳也。 故木、火、土、金、水曰五运;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曰六气。五运合五 行,而六气亦合五行。天以此成四时而生万物,人以此成有形而合无形。是五运六气实医 学之根源,神农本之而着药性,黄帝本之而着《内经》,仲师本之而撰《伤寒》、《金匮 》。今人但知风、热、湿、火、燥、寒为病,岂知厥阴主风,风,木也;少阴、少阳主 热,热,火也;太阴主湿,湿,土也;阳明主燥,燥,金也;太阳主寒,寒,水也。此 风、热、湿、火、燥、寒之病,而五运六气即主之,五脏六腑亦因之。其本末不可不察 也!   六淫外感   六淫外感之说,世多不得其解,谓人外感天之六淫则为病,而孰知其非也。盖厥阴、 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曰六气,风、热、湿、火、燥、寒曰六淫。天有之,人亦 有之。故居其内以通脏腑者,六气也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