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医旨绪余 清 孙一奎
叙
医之为道,岂眇小乎哉!陶铸天地,和顺阴阳,宣节气化,措民物而置安全,其效与
粒食蒸民者同功。而其立言秘旨,可等洁净精微之蕴。脱若性非霁哲,养非深邃,蕴积非
以岁年,与夫受衷非慈祥长浓,则无能窥阃奥以观其妙,调瘥疠,回夭札,而登之康宁黄
发也。世之业是术者,非不纷然伙矣,类眯谬自用,有称名家,亦操方书为套本,鲜济则
委天命不可为,偶而获效,辄扬扬矜诩其能,益自信执方之为便。以斯头班,安望其究
《素》、《灵》之真诠,晰和扁之渺绪哉!医道之小,业医者自小之也。余族叔文垣,冲
年以机颖俊奕着,比受《易》,了了昭彻大义,塾师殊异之,舞象而后,访兄之括苍,遇
异人以禁方相授,归则会乃翁疾,即由儒从业。又念良医以意中,而执方为下,简籍所
载,古人之意存焉。乃发藏书读之,上自《灵枢》、《素》、《难》,下及古今名家,靡
不翻阅。又非徒然搜猎古人之言诠,务因言诠融洽古人之神髓。居而心惟,出而广询,近
而丘里乡国之士靡不谘,远而江淮河汉之险靡不蹈,就专门以叩厥秘,宗儒硕以研厥精,
积之三十年所,独智益彻,而理 益融,于凡天地间浮沉升降之机,阴阳阖辟之运,气化
推迁,消息盈缩之数,人身之寒热虚实,顺逆表里之异,镜莹于中。其治病也,察天时,
稽气运,审受病之因,酌君臣佐使之用,故投剂辄效,籍籍称奇矣。何论葆和尊人,以及
太耋,而新都之巨阀穷檐,与三吴之显贵隐约,靡不饮其汤液,而称有喜也。且也曰:以
其已试者辑而录之,又采诸名家言与人辩难等语,汇编成集,名曰《医旨绪余》。是集
也,三才之理明,五行之义着,相火之辩畅以达,三焦之位论而确,以至脏腑之分发,症
名之异同,经络之流贯,呼吸之本原,脉义之考,诊法治法之定,靡不备载。又列前贤之
长,以标其善。简册虽约,而其远宗之正,近取之周,考核之精,谦冲之度,一集而四善
具焉,犹曰“绪余”,恶有能出其右而称渺论哉!昔皇甫有言:人而不精医道,虽有忠孝
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颠连,将何以济?!余不佞,谓叔精诣若是,咸可济之
矣,故掇拾其概而为之序,观者慎毋谓余属宗亲,而言近阿哉。
族子烨元素顿首拜撰
上卷
一、太极图抄引
生生子曰:天地万物,本为一体。所谓一体者,太极之理在焉。故朱子曰:太极只是
天地万物之理。在天地,统体一太极;在万物,万物各具一太极。即阴阳而在阴阳,即五
行而在五行,即万物而在万物。夫五行异质,四时异气,皆不能外乎阴阳。阴阳异位,动
静异时,皆不能离乎太极。人在大气中,亦万物中一物尔,故亦具此太极之理也。惟具此
太极之理,则日用动静之间,皆当致夫中和,而不可须离也。医之为教,正示人节宣天地
之气,而使之无过不及。攻是业者,不能寻绎太极之妙,岂知本之学哉!故具太极图抄于
首简。
上卷
二、太极图
太极图
上卷
三、太极图说
(附中和集太极图说)
山阳度氏曰:上之一圈者,太极本然之妙也。及其动静既分,阴阳既形,而其所谓上
之一圈者,常在乎其中,盖本然之妙,未始相离也。至于阴阳变合而生五行,水火木金土
各具一圈者,所谓分而言之,一物一太极也。水而木,木而火,火而土,土而金,复会于
一圈者,所谓合而言之,五行一太极也。然其指五行之合也,总水火木金而不及土者,盖
土行四气,举是四者以该之,两仪生四象之义也。其下一圈,为干男坤女者,所谓男女一
太极也。以见太极之妙,流行于天地之间者,无物不在,而无物不然也。
中和集曰:上之一圈者,释曰“圆觉”,道曰“金丹”,儒曰“太极”。所谓无极而
太极者,不可极而极之谓也。释氏云:如如不动,了了常知。《易?系》云:寂然不动,
感而遂通。《丹书》云:身心不动,以后复有无极真机,言太极之妙本也,是知三教所尚
者,静定也,周子所谓主于静者是也。盖人心静定,未感物时,湛然天理,即太极之妙
也。一感于物,便有偏倚,即太极之变也。苟静定之时,谨其所存,则天理常明,虚灵不
昧,动时自有主宰,一切事物之来,俱可应也。静定工夫纯熟,不期然而自然,至此无极
之真复矣,太极之妙应明矣,天地万物之理悉备于我矣。
上卷
四、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医论
生生子曰:天地间非气不运,非理不宰,理气相合而不相离者也。何也?阴阳、气
也,一气屈伸而为阴阳动静,理也。理者、太极也,本然之妙也。所以纪纲造化,根柢人
物,流行古今,不言之蕴也。是故在造化,则有消息盈虚:在人身,则有虚实顺逆。有消
息盈虚,则有范围之道;有虚实顺逆,则有调剂之宜。斯理也,难言也,包牺氏画之,文
王彖之,姬公爻之,尼父赞而翼之,黄帝问而岐伯陈之,越人难而诂释之,一也。但经于
四圣则为《易》,立论于岐黄则为《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