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疫疹一得 清 余霖
序
瘟疫一症,古无专书,不过微见其意于伤寒书中。世人咸熟读伤寒,以为百病俱不外
于六经,讲明伤寒,余症悉可类推。不知瘟疫四时皆有,伤寒惟冬至后间或有之,是伤寒
甚少,而瘟疫十居八九。伤寒是寒,瘟疫是热,其感受施治有霄壤之分。若以伤寒方治瘟
疫,罔不毙者,此吴又可先生《瘟疫论》所以作也。由是杜清碧、马长公、景松崖、戴天
章、熊恁昭诸君继起,宗仰吴氏,各出手眼,推阐发明,着有成书,瘟疫一门于斯详备,
活人实多。予总角时,即蒙庭训,留心医道,每遇疫症,往往幸中,惟值瘟疹,遵用成
方,未能悉见效验,心窃疑之。甲子秋,得乡前辈余师愚先生《疫疹一得》,谓疫乃无形
之毒,宜用石膏,不宜用硝、黄等语,卓识尤在吴、杜诸君子上,予茅塞顿开,珍如拱
璧,以之治疫与疹,奏效尤多。近年需次芦鹾,见误于此症者不一而足,偶语契好诸君
子,咸谓此书不宜独秘,遂助金付梓,以广其传。或师愚先生寿世苦心,实有以自寿故
耶!较予一手之奏效,自相去远矣。此书用药过重,予每临症,或暂去一、二味,或大减
分量。即如石膏,或 用,或生用,由三、五钱以至二、三两,无不应手辄效。惟书中谓
伤寒有耳聋,瘟疫无耳聋一条,系千虑之一失。予每见瘟疫亦有耳聋,以其方治之,亦极
神效。阅是书者,幸无以此一语,印定耳目,想知者亦必有以辨之。是为序。
时道光戊子岁七月既望长芦候补盐运司知事毗陵庄锦制亭氏书于津门旅次
序
轩岐之世,人无疵疠,论述阙如。后之医者,递着方书,而于疫疹一门,未开生面。
独张氏仲景,略见其绪于《伤寒论》内,然亦语焉而不详。以故世之言医,大率与伤寒类
治,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致令偶婴 疠者,不死于病而死于医,岂其不务活人哉?
由其所谓辨证立方者中,实茫无一得故也。桐城余师愚先生,与予同客都下,订忘年之
交。历二十余年,今年且将七十矣,得摄生之术,貌古而神腴,少年奋志读书,有不可一
世之概,而屡踬名场,乃喟然曰: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古人其诏我哉!遂弃举子业,专
务岐黄,然犹未得出人一头地,岁甲申,桐邑中人,大率病疫,时先生方游大梁,痛其尊
人为群医所误,乃益肆力于古人书,研究于阴阳寒暑及气运主客之分,纤悉无遗,而后恍
然有悟,独于疫疹一门,神而明之,实能辟前人之所未见未闻者,逆之则死,顺之则生。
三十年来,自南而北。所全活人,殆不可以数计。忆丁酉岁,予为农部唐尧峰先生校书,
寓之西有亭,时李万仞、赵象九明府,皆下榻于此。予病卧床数月,服象九方未验,万仞
素知先生者,为予延之,起我沉 ,先生之力也。尧峰、象九年少于先生,不数年间,皆
先后卒于官,万仞以其子宦黔,走万里外。嗟乎!曾几何时,而已不胜今昔之感矣。予则
于壬子夏五,谒选入都,家人半染疫,先生治辄霍然已。是岁都门故多时疫,凡活于先生
手者,十室而九,盖此道中,诚不啻三折肱矣。爰以其数十年之苦心孤诣,着为一书,名
之曰《疫疹一得》,盖犹抑然其心,第以为千虑之一得云耳!然予以为庖牺之卦,始于一
画,孔门之道,精于一贯,人特患无此一得耳!今先生挟此一得,以治一人而一人治,以
治千万人而千万人治,则所谓是万还一,一实万分者,胥于是乎在,以视夫世之漫然尝试
者,果何如耶?乃先生以所独得于心者,不肯私之于己,而必欲公之天下,仁人之用心固
如是也。所愿是集梓行,俾世之悬壶者,咸得先生之一得,以辨证而立方,当此升平之
世,不益跻斯人于仁寿矣乎?予友黄光亭者病笃,予梦一长者曰:余方用至某药则黄病可
愈,醒而志之,果验,同时以梦延先生诊者,皆历历有奇效。而或者曰:梦,幻境也,独
于先生有不爽者。
乾隆五十九年岁次甲寅夏至前一日赐进士出身即选县令蜀西吕桥居士蔡曾源拜书于长
安客次
序
予素不知医,而能言医。凡医以愈病也,服其药而病愈,虽百口非之,而于病者何
损?服其药而病不愈,虽百口是之,而于病者何益?则言医,莫若先言其效;医有立效,
莫若我师愚余先生也。然世之非之者曰:其效者寡,而不效者多;其效者暂,而不效者常
也。甚或曰:其效幸,而不效者则不可救也。为斯语者,亦知夫效寡、效暂、效幸者乎?
疗百病而一痊之则为寡,立百方而验一方则为暂,不究其源而适逢其会则为幸。
安有预立其方,先言其症,或断以三日而加剧、五日而加剧、七日而加剧,且症在危
险,他医束手,辨在疑似,他医莫决,先生则毅然任之,确然信之,大声疾呼曰:“服则
得生,不服则死。”咸如其言,历历不爽,甚至抄其方而亦愈,饮其药滓而亦愈,其效若
此,犹得非之曰寡、曰暂、曰幸哉?虽然,其效若此,人犹起而非之,何也?。彼岂乐死
恶生哉?狃于所习见,而震于所不知耳!复以其用药之过峻,程分之过重,皆昔人所未有
也。予初亦疑焉,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