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楼诗记-清-俞樾.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序 既筑俞楼之三年,余方自春明乞假归.与吴子叔和徘徊后圃,以西爽亭至楼地尚寥廓,不 可无亭槛以映带之。叔和欣然乐任,乃自六一泉之海月门筑一方亭。以亭外为东坡庵,取 吾师曲园先生“山上吟庵伴老坡”句。名曰“伴坡”。出亭随山势高下,制为长廊。上可 尾石径登山,下可临瓢池而钓。花木掩霭,一望无际。廊迤而西,复自西而北,再向北而 西,路凡三折。以陆放翁有“清吹时闻曲曲廊”句,题曰“曲曲廊”。盖园为小曲园,此 又园中之至曲者也。出廊而北,建一高阁。背墙面山,可望见吴山及湖光一角。其阁前有 松,今春有神降焉。详见俞楼《四异》诗。因用谢惠连“松惟灵木”语,题曰“灵松阁” 。左有吾师退省山人画梅刻石,其右为短廊。廊内有山人七律诗刻。出廊不数武,为舫 斋,与阁俱面东。庭前竹石参差,苍翠交润。以西湖古迹事实,孤山旧有小蓬莱。适当其 地,与退省庵之小瀛洲遥相望也,遂名曰“小蓬莱”。其左有先生《韩碑书后》石刻,右 则属于西爽亭之旧廊矣。出亭而左,尚有隙地,余乃垒石为台,其高寻丈,广可一筵。喜 其平而露也,名曰“曝书台”。其下当山之骨,石壁天然,余曾梦为先生守书之鹤,乃题 石曰“鹤守岩”。自台启小扉而北,于石壁上得“斯文在兹”四大字,旁署赵人张奇逢 题。考张为国初守杭郡者。余前年筑楼至此时,藤萝满壁,仅见一文字。今岁复至,则四 字毕见。距太守官杭时,政二百三十年。物之显晦,固有时耶!乃谋于同门,复于此筑 亭。以有文在石上也,名曰“文石亭”。余谓先生于右台山筑书冢,而兹山阙然,天殆欲 为先生更设一书冢耶!时吾师汪柳门侍读同坐亭上,商略凿石为藏内先生全书于中,名曰 “曲园书藏”,与右台并一佳话。而张之刻石,亦不虚矣。自亭而北,于山巅得一池,冬 夏不涸。吾闻天目有湖在山之巅,先生德清之金鹅山顶亦有池,此殆发源于天目、金鹅者 乎?以其在文石亭上也,名日“文泉”。自文泉循旧路而归,至曝书台足,别有一洞入。 而左旋,可至李适叟之小磐谷,此亦余为新筑者,别载《李谷记》。侧而右旋,可俯窥鹤 守岩。若循石径而下,则达于伴坡亭西之廊矣。是役也,经营于三月,成于七月。比秋深 先生来湖上,门下诸人觞于小蓬莱。先生命余为后记,余因循未果。先生爰就题榜处各赋 一诗,名曰《俞楼诗记》。诗既成,余裒而刻之。思与全书汇送入山,然不可无序,并不 可无记。因撮述大致,谓之《后记》可也,谓之《诗记》之《序言》亦可也。 光绪七年十二月既望,门下士徐琪谨识。 俞楼诗记 白花农诸君为我筑俞楼于孤山西麓,今年吴叔和比部又增益之。亭台之盛日加,泉石之胜 亦日出。余旧有《俞楼经始》一卷,特纪其缘起耳棉花农所为《俞楼记》亦未备,拟作 《后记》又未果。余恐久远之后湮没失传,一乃就其中凡有题榜之处,悉以诗记之,不拘 一体。其前后叙次。粗有条理。盖欲以涛代记也。因名之曰《俞楼诗记》。 俞楼 门外有“俞楼”二字,彭雪琴侍郎所书也。刻字于砖,置砖于楣。 陶庐谢墅总千秋,如我微名岂足留。 行到白沙堤尽处,居然人尽识俞楼。 小曲园 又进而有门,署“小曲园”三字,梅筱岩中丞所书。以余吴下有曲园,故以小别之。然实 则小者大,而大者小矣。吴中盛园林,高下穷土木。而我虱其间,亦有园一曲。一曲渺乎 小,在我则已足。云何移此名,来署湖边屋。小而又小之,无乃太局促。岂知入其中,深 邃如盘谷。俨割孤山半,山颠到山麓。斯乃大曲园,云小吾转恧。蒙庄齐物论,万事无定 局。借此泯小大,沧海亦一粟。 碧霞西舍 花农未筑俞楼之先,曾梦游此地。其东有碧霞门,余因名正室曰“碧霞”。西舍其上有 楼,所谓俞楼也。其前有平屋,以休宾客之从者。其后有轩,以为燕坐之地。其西偏楼 屋,乃彭雪琴侍郎所增筑者。楼下为余卧息处,楼上设内子姚夫人之位。然皆统以碧霞西 舍,不复异为之名矣。 徐子曾从梦里来,碧霞门在左边开。因之小筑称西舍,却好遥山对右台。(余生圹在右台 山,适相对也。)林木犹须十年计,宾朋颇具一时才。不烦更辟西头屋,恐有陈人卧夜 台。(舍西尚有隙地,然有古墓存。恐后人或议开拓,故戒之。) 瓢池 碧霞西舍之后,凿一小池,其形如瓢,故曰“瓢池”。王梦薇有《瓢池记》。地在山足, 凿之不易。雪琴侍郎使麾下健儿荷锸从事,锸为屡折,三日而就。 凿池成瓢形,清涟可俯狎。 勿轻此一瓢,三折健儿锸。 伴坡亭 瓢池之东,有伴坡亭。盖垣外即东坡庵。余涛云“山上吟庵伴老坡”,谓此也。故即以名 亭。 旧闻东坡庵,即在六一泉。徐子补筑之,则在泉西偏。又西即与俞楼连,乃筑斯亭广一 筵。名以伴坡坡冁然,衰朽何足陪前贤。 灵松阁 由伴坡亭循廊西上,有灵松阁。以今年春金华将军之神降于阁前松上,初拟名以“迎仙” 。余渭将军乃神,而非仙也,故易此名。 曲廊西上,有阁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