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三园林艺术布局
项目三 园林艺术布局 项目三 园林艺术布局 一、相地立意 二、明确园林性质 三、确定主题与主体 四、布置主景的位置 五、功能分区的确定 一、相地立意 (一)相地 相地是指园址的选择、勘察与评价。 园林绿地应建立在风景优美,有山水之胜的地方,这种地方只要稍加人工整理,就能成为游览胜地。 (二)立意 在规划之先,要实地勘擦、测绘,掌握情况,明确绿地性质和功能,然后确定风格和规格形式,做到成竹在胸。 实例----越战纪念碑 越战纪念碑,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中心区。 纪念碑由用黑色花岗岩砌成的长500英尺的V字型碑体构成,用于纪念越战时期服役于越南期间战死的57000多名美国士兵和将官,墙上依每个人战死的日期为序。 越战纪念碑的相地与立意 一、项目背景 历史背景:越战 历史地位:越战所引起美国人的心理反响 设计要求:1.有鲜明特点 2.与周围景物协调 3.碑身刻所有阵亡和失踪者姓名 4.不介绍和评价越南战争 二、纪念碑的相地 三、纪念碑的立意 2.设计思想的反应 四、纪念碑的影响 二、明确绿地性质 三、确定主题或主体的位置 主题是根据绿地的性质来确定的,不同性质的绿地其主题并不一样。主题是绿地规划设计思想及内容的集中表现,整个构图从整体到局部,都应围绕这个主题做文章。 鲁迅公园是以鲁迅先生为主题的 颐和园是以佛香阁建筑群为主题的 北海公园以白塔为主题 四、布置主景的位置 主题一经明确,就要考虑它在绿地中的位置以及它的表现形式。 如果绿地是以山景为主体的,可以考虑把主题放在山上。 如果是以水景为主体的,可以考虑把主题放在水中; 如果以大草坪为主体,主题可以放在草坪中心的位置。 一般较严肃的主题,可以放在绿地轴线的端点或主副轴线的焦点上。 主体与主题确定之后,还要根据功能与景观要求区划出若干个分区,每个分区也应有其主体中心,但局部的主体中心,都应服从于全园的构园中心,不能喧宾夺主,只能起陪衬与烘托作用。 造 景 在园林绿地中,因借自然、模仿自然、组织创造供人游览观赏的景色谓之造景。人工造景要根据园林绿地的性质、规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㈠主景与配景 ⒈主景,也称中景。它在园林中最易体现功能,在艺术上又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⒉配景,包括前景和背景。前景起着丰富主题的作用;背景在主景背后,较简洁、朴素,起着烘托主题的作用。 ⒊主景的营造手法 ⑴主体升高 主体升高,可产生仰视观赏效果,并可以蓝天、远山为背景,使主体的造型轮廓突出鲜明,不受或少受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⑵在轴线端点、视线焦点处 一条轴线的端点或几条轴线的交点常有较强的变现力。故常把主景布置在轴线的端点或几条轴线的交点上。 ⑶ 动势线集中点处 一般周围环抱的空间,如水面、广场、庭院等,其周围景物往往具有向心的动势,主景如布置在动势集中的焦点上就能得到突出。 ⑷ 构图重心位置 在规则式园林绿地中将主景布置在几何中心上,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将主景布置在构图的重心上,也能将主景突出。 ⑸渐变法 在园林景物的布局上,采取渐变的方法,从低到高,逐步升级,由次景到主景,级级引人入胜。 ㈡对景的创造 位于园林轴线或风景视线端点的景称为对景。它有正对景和互对景两种形式。 五、功能分区的确定 董存瑞烈士陵园 确定出入口的位置 上海长风公园入口设计 上海复兴公园入口设计 上海鲁迅公园入口设计 上海交通大学校门入口 六、景点与游赏路线的布置 景色分区的实例——西湖十景 1.苏堤春晓 2.曲院风荷 3.平湖秋月 4.断桥残雪 5.柳浪闻莺 6.花港观鱼 7.雷峰夕照 8.双峰插云 9.南屏晚钟 10.三潭映月 (二)游赏路线的布置 凡尔赛宫 中山陵公园 3.风景视线 ㈢ 前景的处理手法 在风景园林立体画面构图的前面用框景、夹景、漏景、添景等手法处理,都会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1 框景 是在园林中用门、窗、树木、山洞等来框取另一个空间的优美景色。主要目的是把人的视线引到景框之内,故称框景。 框景的形式 ⑴入口框景 ⑵端头框景 ⑶流动框景 ⑷镜游框景 2 漏景 漏景是框景的进一步发展,利用漏窗、花墙、漏屏风、疏林树干等作前景与远景并行排列形成景观。它起着含而不露、柔和景色、若隐若现的作用。 3 夹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