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一轮复习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明末 (1527-1602) 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 (1610-1695) (1613-1682) (1619-1692) 温陵居士 梨洲先生 亭林先生 船山先生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明)吴生进京赶考记 路遇难民,他们的土地被地方官强行霸占了。但是大家谁也不敢多言,怕附近有东厂特务、锦衣卫。 吴生无暇他顾,一路不忘死记硬背四书五经。 到了北京,街市繁华,大街两边都是做买卖的,最吸引他的是地上摆卖的西洋玩意。 试根据材料,概况明末清初时期的时代特征? (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社会矛盾尖锐。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思文:理学走向僵化,压制思想自由; 八股取士,空谈学风盛行。 考点一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原因 (5)直接原因:亡国败家的反思——明亡及历代政治痼疾。 ---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外部:西学东渐,西方文化传入,开阔眼界。 考点二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表现) 1、对儒家正统思想的批判——李贽的离经叛道 ①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主张男女平等)。 ②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否定“存天理,灭人欲”理论。 ③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虚伪与官场欺诈。 ④写作主张“真心”,反对募古文风。 (2008·宁夏文综·27)《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A (2013·枣庄一中月考) 李贽说:“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他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由此可判断,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实质上是主张 (  ) A.浪漫主义 B.仁爱精神 C.尊重人性 D.个人主义 C 走进高考 【解析】答案选A。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思想家——李贽的思想。B、C、D均为李贽的主要思想成果,都体现了他对正统思想的批判。 (2012·宁夏高考) 李贽被称为“明代第一思想犯”,他的著作中有《焚书》《续焚书》,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他认为这些著作将来一定会被焚毁,这主要是由于书中(  ) A.对正统思想进行了大胆批判 B.反对盲从孔子 C.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D.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中 走进高考 李贽 离经叛道 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新的社会阶层的要求。 后人评价: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惟此书排击孔子,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特以贽大言欺世,至今乡曲陋儒,震其虚名。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官修) 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顾炎武 王夫之 黄宗羲 思想主张 代表作 人 ①批判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天下为主,君为客”;君臣平等、学校决定是非; ②认为工商皆本; ③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明夷待访录》 考点二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表现) ---“经世致用”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经世”:“经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 “致用”:“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 经世致用: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谈之学,提倡为学应求务实,关注社会现实。要求经书研究与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用所学解决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 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顾炎武 王夫之 黄宗羲 思想主张 代表作 人 ①批判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天下为主,君为客”;君臣平等、学校决定是非; ②认为工商皆本; ③经世致用,注重实学的治学主张。 《明夷待访录》 ①批判君主专制,主张“众治”; ②社会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经世致用,注重实学的治学主张。 《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 ①批判孤秦陋宋,主张循天下之公; ②经世致用,注重实学的治学主张; ③强调哲学唯物论和“天地之化日新”的发展观。 《船山遗书》 《宋论》 考点二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表现) (1)政治:批判( ),主张( ) (2)经济:批判( ),主张( ) (3)思想:批判( ),主张( ) (4)学术:批判( ),主张( ) 考点二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表现) --鲜明时代特色,批判中继承先秦儒学 (1)政治:批判君主专制,主张政治“民主” (2)经济:批判重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