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控的产,发展和技术特点
一、数字控制技术的的产生,发展和技术特点
(一)数控技术的历史概述
1.数控技术诞生
(1)诞生时间—— 20世纪中期,194*年
(2)诞生的过程简述
□ 1948年,美帕森斯飞机制造公司在加工螺旋桨叶片曲面的检验样板时,提出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刀具的位移过程进行控制,以完成机械加工;
□ 问题提出后,该公司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研发,与1952年研发出第一台数控三坐标铣床。
□1954年,美。本迪克斯公司的工业用三坐标数控铣床问世。
2.数控机床的发展史
(1)第一代数控机床
◎ 真空管逻辑电路数控系统
◎ 时段: 1948 年——1959 年
特点:
①电路的逻辑元件为真空电子管②速度慢,精度低,体积大,耗电多。③为数控技术奠定了基础④因价格昂贵,多应用于军事,科研
(2)第二代数控机床
◎分立元件逻辑电路数控系统
◎时段: 60年代中期——1970年代中期
◎特点:
①电路的逻辑元件为半导体分立元件晶体管
②体积,速度,精度,功耗等技术指标均比真空管期间有了较大的进步
③在大型企业,高精产业,开始有了应用
④各项技术指标相距现代数控有较大差距
(3)第三代数控机床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数控系统
◎时段:70年代中期——80年代初
◎特点:
①电路逻辑元件为中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
②体积,速度,精度,功耗等技术指标均比分立元件组成的系统具有更好的技术优势
③在机械加工业应用开始逐渐广泛。
④技术指标仍未达到理想状态,尤其是可靠性指标仍然存在差距。
(4)第四代数控机床
◎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数控系统
时段:80年代中期以前
◎特点:
① 逻辑电路元件为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芯片,
②各项技术指标较上述几代系统有较大进步,尤其是可靠性指标有较大幅度上升。故障率下降。
③和上述几代系统一样,他们都是硬件数控。
④硬件数控系统的特征是:
a.逻辑处理和数值运算均有数字电路完成。
b.系统不具有柔性控制功能。
c.处理速度高于微处理器方式的柔性系统。
d.体积大,发热量大,功耗大,效率低,接点多,故障率高。
(5)第五代数控机床
◎小型计算机为处理单元的数控系统
◎时段: 80年代末以前
◎特点:
①采用通用小型计算机和专用数控系统软件组成的数控系统
②和上述系统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柔性数控系统。
③技术指标有了质的飞跃,可靠性有了很大提高。
体积,功耗,明显下降,
④运算速度取决于系统软硬件的综合质量。
(6)第六代数控机床
◎ 90年代开始
◎ 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处理元件的数控系统
◎ 和第五代系统相比,其可靠性,功耗,体积,硬件成本等综合技术指标有了更大的进步,
◎ 是现代数控的基础,
◎ 从此才有了普及的基础条件,是当代最实用的数控系统。
(二) 我国数控技术发展的状况概述
(1)从1958年开始研制数控机床;
(2)从1965年开始研制晶体管数控系统;
NC车,铣,磨 ,镗,齿轮机床,加工中心,线切割机床,非圆插齿机等,发展迅速,
1973 –1979年共生产数控机床4180台,其中线切割占86℅
(3)80年代开始,引进技术,开始批量生产微处理器数控系统,研制大型,高精度数控机床,研制加工中心,FMC等数控设备,开始研发FMS,FML,CIMS等系统;
(三)数控技术的发展和趋势
在制造业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首先是数控铣床,然后是NC车床,钻床,镗床,磨床,NC线切割机床……
然后是NC加工中心,NC冲床,NC弯管机,NC齿轮加工机床,NC激光加工机床,NC火焰切割机床……。
具有交换工作台和机器人系统的数控柔性制造单元---FMC
由NC机床,加工中心,数控专用机床,其他专用机床构成的柔性制造线---FMC
由NC机床,FMC,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自动运输设备,自动导行小车,起重提升设备,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组成的柔性制造系统----FMS
有多条FMS和工业机器人,自动运输设备,自动立体仓库等组成的柔性制造工厂---FMF
CIMS系统:在数控(机床)技术的基础上,融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为一体,将企业的设计,制造,经营管理联络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实现企业全系统的高度柔性,高效益,全局生产的动态最优化。
数控装置:------- 向高精度,高速度方向发展;
(1)技术指标
※ 主轴转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提取车间险评估分析.docx
- 提案书模 基于DISC的人际沟通 王智勤 2013版.docx
- 提高II的FTP安全性.docx
- 提高机械备的可靠性和完好率.doc
- 提高货运务的途径(加目录)1.doc
- 提高沟通效果和途径.doc
- 提质增效级 持续改善民生Word版含解析.doc
- 提高教育造质量有效途径初探.doc
- 提高行政能的途径.doc
- 提案立项概念、计划、开发、验证、发布、生命周期七个阶段.doc
- 2025年秋季人教版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2025年人教社义务教育新教材网络培训心得.pdf
- 7月 2025党政干部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台账表+党员干部问题查摆清单及整改措施.docx
- 2025年秋季人教版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2025年人教社义务教育新教材网络培训心得.docx
- 2025-2026年秋季学期各周国旗下讲话安排表+2025-2026学年上学期升旗仪式演讲主题安排表.docx
- 2025年暑期教师研修心得体会+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2025暑假研修语文跨科探索.docx
- 2025年党员干部问题查摆清单及整改措施+2025年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发言材料.docx
- 4篇 2025年7月学习教育工作总结报告.docx
- (在党的自我革命认识方面;在增强党性方面;在权力规范运行方面;在从严监督执纪方面;在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方面)党支部、党委领导班子学习教育对照查摆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docx
- 最新 2025年党政干部作风学习工作问题清单(新增5方面问题).docx
- 2024北京海淀高三英语二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