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科感染(锦医)
外科感染 主讲:吴建华副主任医师 (普外科) 感染 是由病原体入侵、滞留与繁殖所引起的炎症反应,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与寄生虫。 外科感染 (surgical infection) 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手术、烧伤等并发的感染。 约占外科疾病1/3-1/2。 外科感染与内科感染的不同点 大部分感染是有几种细菌引起 多数有明显的局部症状 主要病变常是器质性的 外科感染常需行切开、切除等手术 外科感染的分类 非特异性感染: 常见有:疖、痈、丹毒、急性淋巴结炎,急性乳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腹膜炎。化脓性 特异性感染: 如:结核、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念珠菌。 外科感染的分类 (二)按病程区分 急性感染:3周内 亚急性感染:3周-2月 慢性感染:2个月以上 化脓性感染常见致病菌 金黄葡萄球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 外科感染的病因 病菌的致病因素 病菌的粘附因子 病菌的毒性或毒素 病菌的数量 病菌的粘附因子 病菌 荚膜或微荚膜-抗拒吞噬细胞的作用-组织内生存,繁殖;或被吞噬后,抵御杀灭-组织内生存,繁殖,导致组织细胞损伤,病变. 宿主的抗感染免疫 天然免疫: 1.宿主屏障 。皮肤和黏膜以及所分泌的多种有抑菌作用的物质。 2.吞噬细胞与自然杀伤(NK)细胞。能识别多种病原体,吞噬/杀伤病原体和病原体感染细胞 3.补体 。 4.细胞因子 宿主的抗感染免疫 获得性免疫 1.T细胞免疫应答。 2.B细胞免疫应答 。 3.免疫记忆。 人体受感染的原因 人体的局部情况 人体全身抗感染能力降低 条件感染 正常时, 105 (106)个引起感染 抵抗力低下,每克组织内有100个病原菌即可发病 非特异性感染的病理变化 致病菌入侵在局部引起急性炎症反应: 致病菌入侵---产生多种酶与毒素---激活凝血、补体、激肽系统及血小板和巨噬细胞等,导致炎症介质的生成,引起血管扩张与通透性增加,白细胞和吞噬细胞进入感染部位发挥吞噬作用,单核—巨噬细胞通过促炎细胞因子协助炎症及吞噬过程。 非特异性感染的病理变化 炎症反应的作用: 1.使入侵的微生物局限化并最终被清除,同时引发效应症状,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 2.部分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和细菌毒素等还可以进入血液,引起全身性反应。 外科感染的病理 外科感染的病程演变 非特异性: 炎症好转 局部化脓 炎症扩散 (菌血症,全身炎性反应SIRS,脓毒血症) 转为慢性炎症 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 (非特异性感染) 局部表现 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全身表现 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 外科感染的病程演变 特异性: 1.结核的局部病变,不激发急性炎症反应,形成比较独特的浸润、结节、肉芽肿、干络样坏死。变态反应——冷脓肿,合并化脓性细菌感染时,形成一般性脓肿。 2.破伤风 呈急性过程,主要是痉挛毒素,引起肌强直痉挛,无明显局部炎症。 外科感染的病程演变 真菌感染 抵抗力低下发生,常为二重感染,侵及粘膜、深部组织,形成肉芽肿,溃疡,脓肿,空洞,全身炎症反应 气性坏疽 呈急性过程 产气荚膜杆菌释出多种毒素,血细胞、肌细胞迅速裂解,组织水肿并有气泡,全身中毒严重。 外科感染的诊断 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 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 全身状态 特异性表现 临床检查 医技科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外科感染的治疗 原则 消除感染病因和毒性物质(脓液、坏 死组织等),增强人体的抗感染和修 复能力。 方法 局部处理 抗菌药物的处理 改善全身状态 浅部化脓性感染 疖 痈 皮下急性蜂窝织炎 丹毒 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 疖(furuncle) 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头颈,头面,北部。与皮肤不洁,擦伤,环境温度高或机体抵抗感染能力降低有关。因金葡菌的毒素含凝固酶,脓栓形成是其感染的一个特征。 临 床 表 现 局部红、肿、痛的小硬结,仅2cm左右; 结节中央组织坏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