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的护理.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神疾病的护理

精 神 疾 病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患有精神病的病人约占总人口的2 ‰ (4亿)。近年来,我国精神病总患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已达13‰—47‰(1亿以上),患有重性精神病患者1600多万。精神健康已成为每个人都面临的问题。提起精神病,对大多数人来说仿佛很遥远。全国政协委员强亦忠提醒大家:“现在精神病在我国疾病排名已超过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城市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高层次青年患精神病的增长趋势明显” 第一节 精神疾病的分类与症状 精神疾病的病因多重病因模式 精神疾病定义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精神障碍定义 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常见的有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性环境因素等。 精神障碍分类: 精神障碍症状 情感障碍: 1、情感性质的改变,可表现为躁狂、抑郁、焦虑和恐惧等。正常人在定的处境下也可表现上述情感反应,因此只有当此种反应不能依其处境及心境来解释时方可作为精神障碍症状。 2、情感波动性的改变,包括情感不稳、情感淡漠和易激惹性。 3、情感协调性的改变,包括情感倒错和情感幼稚。 精神障碍症状 思维障碍: 1、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以及思维逻辑障碍。有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散漫、思维破裂、病理性赘述、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维化声、思维扩散、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强迫观念等很多精神障碍症状表现。 2、思维内容障碍,主要指妄想,是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推理和判断。主要包括被害妄、关系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罪恶妄、疑病妄想、钟情妄想、嫉妒妄想、被洞悉感。 3、超价观念,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般均有事实的根据。此种观念片面而偏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明显地影响患者的行为及其他心理活动。 精神障碍症状 感知觉障碍: 1、感觉障碍,多见于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和癔症。包括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和内感性不适等精神障碍症状。 2、知觉障碍,包括错觉、幻觉。幻觉是临床上最常见而且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常与妄想合并存在。根据其所涉及的感官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 3、感知综合障碍,指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感知,但对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距离、空间位置等产生错误的感知。 精神症状的特点: A 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 B 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 转移令其消失 C 症状的内容与外在 客观环境不相称 D 症状出现多伴有痛苦体验 E 症状均会给病人带来或轻 或重的社会功能损害 精神疾病的种类 精神分裂症定义 是一种精神科疾病,是一种持续、通常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是精神病里最严重的一种,是以基本个性,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多青壮年发病,进而影响行为及情感。精神分裂症之主要征兆被认为是基本的思考结构及认知发生碎裂。这种解离现象据信会造成思考形式障碍并导致无法分辨内在及外在的经验。罹患精神分裂症的人可能会自己表示有幻觉,或者,旁人可以发现他们的表现受幻觉影响。患者也可能表达明显妄想信念。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大概为3.8‰-8.4‰ 美国的研究,终身患病率高达13‰ 我国1994年调查数据,城市地区患病率7.11‰,农村4.26‰。 【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 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或有强迫症状 发展期症状多而显 1.思维障碍 2.感知障碍 3.情感障碍 4.意志行为障碍 5.智力障碍 6.意识清晰,自知力不良 后期 慢性期或衰退期精神分裂症 人格幼稚化及精神活动减退 自知力定义 是指病人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即能否判断自己有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否正确分析和识辨,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与体验中,哪些属于病态。精神病人一般均有程度不同的自知力缺陷。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自知力也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精神病的初期,有些病人的自知力尚保存,能够觉察到自己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和加重,病人往往对自己的精神症状丧失了判断力,否认自己是不正常的,甚至拒绝治疗。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