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液检查(修)
《健康评估》多媒体课件 实验室检查 概 述 ■ 实验室检查 ■ 运用各种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 学、微生物学、细胞学、免疫学及遗传学等学 科的实验技术 ■ 对病人的血液、体液、骨髓、排泄物、分泌物 等标本进行检测 ■ 协助诊断、推测预后、帮助制定治疗方案 概 述 ■ 实验室检查与临床护理的关系 ■ 护士采集大部分标本 ■ 检查结果协助、指导护士观察病情、作出护理 诊断 ■ 实验室检查对护士的要求 ■ 熟悉实验室检查目的、标本采集方法及结果的 临床意义 实验检查相关护理工作 一)试验前准备和解释工作 二)正确采集标本 不能从输液针头/血管抽血 缩短止血带压迫时间 避免人为溶血 三)尽快送检 四)结果观察 学习目标 ■ 了解血液检查的目的和主要项目 ■ 掌握血液检查的标本采集和送检方法 ■ 熟悉血液检查常用指标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一、血液常规检查 血常规标本采集: 微血管/静脉血1ml放入血常规试管 内容: ■ 血红蛋白测定(hemoglobin,Hb) ■ 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 ■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 + differential count,DC) 血红蛋白测定(Hb) ■ 标本采集方法 ■ 毛细血管采血 ■ 参考值 ■ 成年男性:120~160g/L ■ 成年女性:110~150g/L ■ 新生儿:170~200g/L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贫血分度 红细胞计数(RBC) ■ 标本采集方法 ■ 毛细血管采血 ■ 参考值 ■ 男性:4.0~5.5×1012/L ■ 女性:3.5~5.0×1012/L ■ 新生儿:6.0~7.0×1012/L ■ 临床意义 ■ 同血红蛋白测定 RBC 淡红色双凹圆盘形 肝脾巨噬细胞裂解 直径6~9μm 还原Hb+O2 氧合Hb 寿命120d 红细胞大小及平均指数 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红细胞比容 RBC;Hb;Ht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WBC+DC) ■ 标本采集方法 ■ 毛细血管采血 ■ 参考值 ■ 白细胞(WBC,leukocyte,LEU) ■ 成人:4~10×109/L ■ 新生儿:15~20×109/L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WBC+DC) ■ 参考值 ■ 分类 ■ 中性粒细胞(N) 50-70% ■ 嗜酸性粒细胞(E) 0.5-5% ■ 嗜碱性粒细胞(B) 0-1% ■ 淋巴细胞(L) 20-40% ■ 单核细胞(M) 3-8% ■ 临床意义 ■ 白细胞增多 WBC10×109/L ■ 白细胞减少 WBC4×109/L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临床意义 ■ N增多(>70%或绝对值>7×109/L) 中性粒细胞临床意义 ■ N减少(绝对值1.5×109/L)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临床意义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B)临床意义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B)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lymphocyte,L)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lymphocyte,L)临床意义 单核细胞(monocyte,M)临床意义 单核细胞(monocyte,M)临床意义 二、血液其他检查 ■ 贫血性疾病的检验 ■ 网织红细胞计数 ■ 出血性疾病的检验 ■ 血小板计数(PC) ■ 凝血时间测定(CT) ■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PT) 网织红细胞计数(reticulocyte, RET) ■ 网织红细胞 ■ 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之间的过 渡型细胞 ■ 反映骨髓造血盛衰的重要指标 ■ 标本采集方法 ■ 毛细血管采血 ■ 参考值 ■ 成人:0.5~1.5% ■ 新生儿:2~6% 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 PC) ■ 标本采集方法 ■ 毛细血管采血 ■ 参考值 ■ 100~300 ×109/L 出血性疾病检查:血小板计数(PLT) 临床意义 ■ PC减少(100×109/L) ■ 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放射线损伤、 骨髓纤维化 ■ 血小板破坏过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 ■ 血小板消耗亢进:DIC ■ PC增多 ■ 骨髓增生性疾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反应性增多:急慢性炎症、急性失血或溶血、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