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高压及颅外伤.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颅高压及颅外伤

  颅 高 压 (二)硬膜外血肿: 1、机制: 多见于颅盖部,与颅骨损伤有密切关系;出血来源:脑膜中动脉最常见,少数由于静脉窦或板障出血,血液积聚于颅骨与硬脑膜之间。 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 外伤史; ? 意识障碍: 典型者在原发性脑损伤引起的原发昏迷与血肿引起脑疝所致的继发昏迷之间有“中间清醒期”,一般为数小时,超过24小时者甚少。 ? 非典型病例? ? 原发性脑损伤较重或血肿形成较迅速,患者未及清醒却又加重,表现为“意识好转期”或意识障碍持续加重 ? 原发性脑损伤很轻或无,早期无意识障碍,可有头痛、呕吐等。随着血肿形成引起脑疝、出现意识障碍。(迟发性昏迷) ? 瞳孔改变:脑疝引起 ? 锥体束征:若无脑挫裂伤,锥体束征应在受伤后稍晚出现 ? 生命体征变化:库欣反应 ? CT检查:颅骨内板与脑表面之间有梭形高 密度影。 (三)硬膜下血肿 ? 急性型 ? 出血来源: a.脑挫裂伤所致的皮层动脉或静脉破裂出血 b.脑内血肿穿破皮层流到硬膜下腔 c.桥V损伤出血 ? CT检查: 颅骨内板与脑表面之间有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等密度或混合密度影 ? 慢性型 ? 好发于50岁以上老人 ? 可无头部外伤史 ? 血肿可发生于一侧或双侧,大多覆盖于额顶部大脑表面,介于硬膜与蛛网膜之间,有完整包膜。 ? 临床表现 ? 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体征(三主征) ? 血肿所致局灶症状和体征 ? 脑萎缩、脑供血不全症状 ? CT检查: 颅骨内板下与脑表面之间有新月形或半月形低密度影,少数为高密度、等密度或混杂密度影. (四)脑内血肿 ? 临床表现 ? 表现以进行性意识障碍加重为主, 与急性硬膜下血肿相似。 ? CT ?:皮层或白质内有圆形或不规则高密度影,周围有水肿区。 五、开放性脑损伤 1、特点:有创口,可存在失血性休克易引起颅内感染,须清创、修复硬脑膜使之成为闭合性脑损伤. 2、分类:非火器伤与火器伤. 开放性脑损伤火器伤 六、脑损伤的处理 (一)病情观察的内容 意识状态、瞳孔、NS体征、生命体征、其他(头痛、呕吐、烦躁不安、遗尿等) (二)特殊监测 ?1? CT检查 ?目 的? ? 早期发现继发性脑损伤及其进展情况 以便及时处理; ? 判断疗效及后期有无脑积水,脑萎缩 等改变发生. ?2? 颅内压监测: ? 颅内压<530mmH2O时,压力高低与治疗效果无明显相关性;颅内压≥530mmH2O时死亡率升高。 ? 颅内压进行性升高,提示有颅内血肿可能;颅内压稳定在270mmH2O以下,提示无需手术 。 ? 经各种积极治疗,颅内压仍≥530mmH2O,提示预后极差。 ?3? 脑诱发电位:反映脑干、皮质下及皮质的功能情况。 (三)Glasgow昏迷评分法及脑损伤的分级 1、GCS昏迷评分法   2、 脑损伤分级 ? 轻 度:昏迷时间在20分钟内,GCS在 13 ~ 15分 ? 中 度:昏迷时间在6小时内,GCS在      9 ~ 12分 ? 重 度:昏迷时间在6小时以上,GCS      在3 ~ 8分 (四)脑外伤昏迷病人的护理与治疗 ? 呼吸道 ? 头位与体位 ? 营养 ?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 促苏醒及应用神经营养药物 ? 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五)脑水肿的治疗 三、头皮撕脱伤 多因发瓣受机械力牵扯,使大块头皮自帽状腱膜下层或连同颅骨骨膜被撕脱,易导致休克(失血性或疼痛性) ? 处 理: ? 压迫止血,镇痛 ? 防治休克 ? 抗感染,肌注TAT ? 清创 ? 植皮 a. 头皮瓣复位再植 b. 清创后自体植皮 c. 晚期创面植皮 头皮撕脱伤 头皮撕脱伤 第二节 颅骨损伤 ? 颅骨骨折 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的改变。 ? 分 类 按部位: 颅盖骨折 颅底骨折 按形态: 线形骨折 凹陷性骨折 按骨折与外界是否相通: 开放性骨折 闭合性骨折 颅骨侧面示意图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