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本土化特色园所环境的打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本土化特色园所环境的打造

浅谈本土化特色园所环境的打造 工作单位: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幼儿园 作者:刘利萍 电话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幼儿园基本工作内容之一,如何有效实现幼儿园环境的隐形教育作用?如何让我们的环境变得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并能引发幼儿主动与其对话互动?这更是我们经常性思考的一个问题。 好长一段时间,受“包装风潮”影响,许多幼儿园环境创设便走上了一条仅以“美不美”作为衡量标准的道路。所以幼儿园环境创设更像是老师的美术作品展,活动室内的挂饰、墙式无一不是老师精心制作而成。一段时间下来,老师吃不消了。孩子们也似乎很不买账,很快就对老师精心打造的环境不感兴趣了! 在我园县级研究课题——《依托本土资源 构建特色阅读课程》课题研究中,我们深入细致地对家乡本土资源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利用,在进行特色阅读课程园本构建同时,更潜心于对本土特色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现已初见成效: 一、利用本土自然资源,赋予幼儿园环境更多自然气息与生机,实现校园环境的生态化和绿色化。 叶圣陶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大自然就是一本让幼儿百看不厌的百科全书。自然界中的花鸟草虫、山石树木都会把他们深深吸引。所以在幼儿园环境布置中,我们充分利用本土自然资源优势,赋予园所环境生态化、绿色化。如在园所内设置专门的自然角。在该区域种植种类繁多的绿植,并提供许多幼儿可随手触摸不同质感的自然材料。还在旁设置饲养区,饲养幼儿喜欢的小白兔、小金鱼、小乌龟等等。这样一下子我们的园所环境就变得自然富有生机起来。 另外,比起奥特曼、漂亮的小芭比以及精致的小图书,孩子们似乎更喜欢下到河沟里嬉戏游玩、喜欢跳进泥坑中尽情玩耍或是在沙石堆中玩办家家、、、、、、这就是孩子,喜欢亲近自然是他们的天性。所以在园所环境中我们设置了戏水池、沙池、以及泥坑等。 二、巧用本土乡土材料,打造具有特色的班级环境。 大自然的材料十分丰富,各种材料形态、质感都不一样。其中好多也都能为我们环创所用,如秋天的小树叶色彩美丽,我们便带孩子们捡树叶并一起做树叶粘贴,展示于美术区。除了小树叶以外,另外还有秸秆、树皮、竹子、石头等自然材料也都是不错的环创材料。而竹席、簸箕、土花布等乡土材料我们也可以经常性使用。如下图所示的:小班班级环境创设——《宝宝初长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环境创设中教师巧妙地把竹席、竹子、以及土花布和鸡蛋架等多种乡土材料用于环境创设中。看这些原本朴实无华的乡土材料,在老师的鬼斧神工之下彻底改变:变成了班级照片展示墙,变成了幼儿评价栏,变成了主题内容展示框、、、、、、。 三、妙用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赋予环境更多历史味道和气息。 华夏历史文明近五千年,祖辈留下来的文化精髓有的被传承,而更多的却被大家给遗忘。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历史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那怎样才能让那些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变得鲜活起来,有趣起来呢?就是摆在我们幼儿园老师面前的一重大课题。为此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相关课题研究,并努力尝试在园所环境中充分融入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如下图所示的:中班班级环境——《妙妙国》,其中就有众多的中国古典文化元素:如中国结、回文字框架、红绸伞等。这些元素的融入为环境增色不少。 另外,还有我园大三班的主题环境创设——《访古道,寻三国》也别具风味。它巧妙地将三国历史搬进了教室,为了幼儿了解历史,接触历史提供了机会。同时赋予了班级环境更浓的文化气息和更强的育人功能。 本土资源多种多样,其中蕴藏的教育教学资源更不容小觑。如何在环境中有效展现这些本土资源?如何赋予我们环境更多的本土味道、民族味道?还要靠我们不断地去努力和尝试。

文档评论(0)

381697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