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激励性评价在美术教学中合理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激励性评价在美术教学中合理应用

激励性评价在美术教学中合理应用【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84-02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老师教育学生,善说激励话,一句能抵仨。 记得半年前经历一场比高考还要令人后怕的竞争考试,让我如愿进入滨湖学校任教。带着欣喜携着好奇走进课堂却发现物是人非,原来时过境迁我们不是学生心中很有权威的班主任,只是他们的美术老师甚至是供他们放松闲聊的画画课,我有些懊恼狠狠地批评着他们教室里片刻安静之后又开始波涛汹涌。周而复始的生气安静再生气,几堂课下来我已经累得像泄了气的皮球。刚进校的喜悦在嘶哑的嗓声中彻底败下阵来。同事班主任老师们新接的班级,才没几天就听到她们喜滋滋地说“我今年的运气真好!这个班的家长也愿意配合,班上的素质很整齐,尤其有些学生,将来可能成为领袖人物!”班主任老师的职务让我们羡慕,“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本来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啊!我有点拒腕,为什么美术老师就不能教到这种天才型的学生,我真有点遗憾! 同事之间也常在一起取经,他们告诉我:《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提出:“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而为了体现“激励”这一原则,一向吝啬表扬,苛求学生的我在而后的美术课中得特别大方,再也没听到我的咆哮声,课堂上表扬声不绝于耳,为了平息一堂堂美术课我不惜夸大事实,常跟他们说“你画的比老师还好!”、“我们都要向你学习!”;我几乎都不会说任何中肯的批评,有的以偏概全,突出了正确、合理的一面,对其中不合理因素听之任之。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确实安静了不少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又开始兴奋起来更气愤的是他们开始无视我的存在,课堂令我更加无法把握。如是我又一次陷入了迷茫之中,这一次我不再如此的浮躁,我开始以一位合理的美术老师重新审视自己。我翻阅《美术课程标准》一书,书中的评价建议中提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并强调“重视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因此,现在的美术课堂上,少了教师采用简单化的否定性评价,少了教师的严厉批评声,而多了对学生的表扬、赞赏、肯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然而,美术课堂又呈现了另一种令人担忧的“浮华的热闹”,“散乱的活跃”:教师的赞美之词响亮煽情却未免让人觉得空洞不值一品;犹如口号式的各种评价语在课堂上此起彼伏;千篇一律,毫无个性可言的廉价小奖品在课堂中漫天飞舞,难免让人觉得“空洞无物”“言不由衷”……我们不能否认这些方法刚开始运用时的效应,但久而久之,如此评价,形式浮躁,语言单调,游离于文本内涵及师生精神世界之外,犹如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学生的心湖不会荡起温暖的涟漪,学生的心田更不会萌生自信的嫩芽。难怪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受到如此评价时,也就习以为常,甚至漠然了。我茅塞顿开,找到了问题的所在。我所说的激励话如“画的太好了!”、“说的完全正确!你太聪明了!”;有的甚至对学生的错误观点不加引导,还盛赞其见解独到……这些过于夸张甚至失实的“表扬”,带来的可能是学生思想上的模糊与片面,可能是学生对表扬的“失去感觉”,可能是滋生了学生的浮躁情绪,而并未给学生的成长带来积极向上的力量,可以说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激励。从此以后我重新审视课堂中的语言,因为我知道真正的激励应该是对事实的肯定,对精神的唤醒,对行动的鼓舞。真实的评价应坚持向学生传递真实的信息,以鼓励为主,但并不摒弃批评,而是讲究批评的艺术,不使学生丧失美术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因此,只有真实的评价,才能体现对学生的真正尊重,才能真正令学生信服。 我在手工编织兴趣班上课,手工编织是女孩子的最爱,在教她们编织花样时女同学的那股钻进与认真让我忽视了男同学的存在。有位叫汪嘉伟的男孩子坐在教室后排不大爱做声更不会像女同学一样不停的问许多问题,一个人默默地编织……直到突然有位同学大叫:“老师汪嘉伟编制了一朵和你的不一样的花出来了,好漂亮啊!”闻声我走过去仔细端详着他编制的花样,确实与众不同精细、美观。怎么看也像出自一个男孩子的手法,我不禁问他:“这是你编的?”“恩”他点点头。“你妈妈教你的吧?”男孩子能做这么细致的活本来就不简单而且还能编出与我的式样不同更是奇怪,我想了解究竟。“不是,是我自己想的?”他小声的说着。“老师是他编的,他下课在编,回去没事也在编,最后就想出来了。”旁边的同学抢着说。我非常的惊讶:一个不大爱做声的男同学坐在后面是绝对看不太清楚我编织的过程,正因为看不清楚他利用下课和回家的时间自己钻研终于完成了现在的作品。这是何等的令人欣慰与骄傲啊!编织教学大概就是缺乏一种对思维的开发,而这一创作在一个男孩子的身上萌芽。我能不感到骄傲吗?得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