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探究现状及基于净初级生产力计算方法探析.doc

生态足迹探究现状及基于净初级生产力计算方法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足迹探究现状及基于净初级生产力计算方法探析

生态足迹探究现状及基于净初级生产力计算方法探析摘要 生态足迹是一种有效的再生资源更新能力的定量测度方法,其主要用于评估给定年、 给定技术条件下生物圈的再生能力能否满足人类消费需求。本研究对国内外生态足迹模型的 理论假设、生态足迹、生物承载力、生态盈余、生态赤字进行了简要介绍;在对国际组织发 布的生态足迹报告以及生态足迹文献发表情况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回顾了国内外的生态足迹 理论以及应用在空间尺度、时间序列、消费分类、产量因子及方法标准化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详细介绍了一种较新的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计算方法,并与现有的 基于全球农业生态区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生态足迹今 后的研究重点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展望。? 关键词 生态足迹;研究进展;均衡因子;产量因子;净初级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 Q149;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4-0178-06? 自从1987年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明确提出以来,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理想的发展理念和发 展模 式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和评价是可持续发展从一个抽象的理念进 入可操作实践阶段的关键环节之一。William和Wackernagel提出的生态足迹成为应用最广泛 的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方法之一。本文简要评述生态足迹的研究现状,着重对基于净初级生 产力的生态足迹计算方法(EF-NPP)进行介绍,并与常规的基于全球农业生态区的生态足迹方 法(EF-GAEZ)进行对比。 1 生态足迹 1.1 理论基础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和学者逐渐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依赖于自然资本的维持[1],自然资本的利用和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而自然资本的有效管理则 依赖于自然 资本的可靠度量[2]。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大多数都是在光合作用的发生场所―― 地球表面 进行的,自然资本又总是与一定的地球表面相联系[3],因此生态足迹模型用生物 生产性土 地来衡量自然资本。生态足迹模型的所有指标都是基于生物生产性土地这一概念而定义的[4]。 为了能够定量描述可再生资源,生态足迹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假设,包括可以追踪每年消耗的 资源及产生的废弃物、资源流和废弃物流可以转换为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统一采用标准化 的面积度量单位、各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空间互斥、需求和供给可以直接对比、需求可以超过 供给六个方面[3]。 1.2 计算结果的涵义 生态足迹代表研究区域居民消费对生态系统的基本需求。生物承载力是指现有的各类型土地 和水体所能提供的生物生产力之和。生态盈亏是指生物承载力与生态足迹之差。若一个地区 的生物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出现生态盈余;反之则呈现生态赤字。 生态赤字的解决方案有进口和耗竭资源两种,某种意义上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可持续的:从理 论上讲,进口相当于占用了研究区以外的生态供给,不符合可持续发展代内公平、地域公平 的原则;掠夺式过度开发资源,将造成某些不可再生资源的渐趋消亡,剥夺了后代人平等拥 有、使用该种资源的能力,违反了可持续发展代际公平的原则。 生态足迹的假设条件比较保守,多半高估了生物承载力,低估了生态足迹,导致判断生态盈 余的可靠性降低[5]。 2 EF-GAEZ国内外研究进展 2000年起,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环球足迹网络(GFN)联合其他国际组织,在每两年发 布一次的《生命行星报告》中,用大量篇幅介绍生态足迹的研究成果;2005年,GFN开展了 “Ten-in-Ten”计划,即10年内至少有十个重要国家将生态足迹指标制度化,使其像GDP一 样得到广泛应用。瑞士和日本已经在2006年完成了国家生态足迹账户的检查,将生态足迹作 为国家环境或可持续发展规划的重要指标,还有近30个国家表示对此感兴趣[6]。 随着主要工业国家考虑把生态足迹纳入官方指标体系,其经验也在逐步向发展中国家推广[7]。国内对生态足迹的研究非常丰富,通过关键词搜索,截止2006年年底,仅CNKI 全文期刊 数据库收录的有关生态足迹的相关论文已超过500篇。根据对CNKI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检 索,以生态足迹为题的学位论文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杜加强等:生态足迹研究现状及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计算方法初探中国人口#8226;资源与环境 2008年 第4期2.1 研究进展 2.1.1 不同空间尺度研究现状 根据《生命行星报告2006》[8],2003年全球生态足迹为2.2ghm2/人,生物承载 力为1.8ghm2 /人,生态赤字为?0.4ghm2/人。国家尺度上,《生命行星报告2006》对150多个国家的 生态足 迹进行了计算。国外学者对荷兰、奥地利、瑞典、澳大利亚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