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公益诉讼性质及种类.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公益诉讼性质及种类

环境公益诉讼性质及种类摘要 公益诉讼中的公益依主体构成不同分为多人公益和集体公益两种。前者是多个人分属的利益。之所以称为公益。是因为它是多个人的利益。后者是一种整体利益,是多数人组成的集体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利益。多人利益意义的环境公益诉讼实际上是侵权诉讼,这种诉讼的理论基础是私人权利。可以把它叫做环境公益诉讼。集体利益环境公益诉讼是为人类环境利益的诉讼,其理论基础是国家利益或人类共同体利益。可以把它叫做环境诉讼。环境公益诉讼和环境诉讼各有自己的理论基础。环境公益诉讼本质上是私益诉讼,其理论依据是公民权利;环境诉讼是真正的公益诉讼,这种诉讼的理论基础是人类利益理论、国家利益理论。 关键词 公益;公益诉讼;环境公益诉讼 中图分类号DF46;X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104(2009)03-0054-06 我国学界对环境公益诉讼的讨论不能说不热烈,近年来出版了一批有分量的著作,在一些法学类和综合类的学术报刊发表论文的数量也十分可观。然而,在这些著作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却没有因为讨论的热烈而得到解决。比如,在原告的选择上,有的人主张可以是“任何人”,有的人建议把检察机关和环境团体设为原告,还有的人认为国家行政机关也可以充当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对原告资格,有的人主张以与诉讼有利益关联为条件,而有的人则认为这个条件限制是多余的。这种不同不是源于学者各持己见。有的学者虽然没有就原告身分和原告资格作上述的选择,但在对这些问题的表达上却存在着不确定性,即因上下文的需要而有所改变。在制度比较上,也可以发现这类矛盾。比如,人们发现,在美国联邦法律的公民诉讼条款中,原告不必一定是与诉讼有利益关联的人,而在德国,有关法律却要求起诉者一定是其权利受到影响的人。不排除这些矛盾,大家的讨论就很难达成真正的共识,从而也就很难着手开展制度建设。本文想尝试着破解这一矛盾。 1 两类“公益”,两种性质 公益诉讼,据张建伟先生考查,由来已久。他说:“公益诉讼是相对于私益诉讼而言的,早在罗马法时期,其程式诉讼就有了公益诉讼和私益诉讼之分。在当时,公益诉讼是指私人对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的诉讼,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凡市民均可提起;私益诉讼则是指私人基于个体利益提起的诉讼,仅特定的人才可提起。”从这一历史考查可以看出,所谓公益诉讼是与私益诉讼对称而言的一种诉讼形式,而这两者区分的基本依据只有一个,那就是益,为私益的称为私益诉讼,这是更加传统,发生也更加普遍的一类诉讼;为公益的相应地称公益诉讼。公益诉讼的这个来历告诉我们,要想真正理解公益诉讼,必须先弄清楚公益,对公益的把握是破解与公益诉讼有关的难题的关键。 那么,什么是公益呢?从字面上来看,公是与私相对的,个人和可以在法律上拟制为人的单位,都可以叫做私,这种人的利益为私益,而与私相对的则为公,与私益相对的则为公益。国家、集体、社会、不特定的多数人应为公,与他们相联系的利益应当属于公益。除此之外,人类这个大家庭也应该为叫做公,人类大家庭的利益也应为公益。 这个理解笼统说来并不错,但也只有笼统理解的时候才可以说不错。如果不是笼统地理解,而是做精细一点的理解,上述说法就显得不够准确了。 公益从主体的构成来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集体利益,(为行文方便以下简称集体公益)一类是多个人的利益。(以下简称多人公益)前者是一种整体利益,它之所以称为公益,是因为它是多数人组成的集体的利益,是这个集体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利益,是参与到这个整体中的人们的共享利益。这种公益的主体是一个个体,即享有某种利益的那个集体。它之所以叫做公,是相对于组成这个集体(也可以叫做共同体)的成员的私而言的。以1990年6月25日日本秋田地方法院判决的一桩案件为例。秋田一居民以秋田县教育局连续召开六次座谈会,费用支出巨大,造成政府资金流失为由提起诉讼,要求教育局返还多支付的费用。法院支持了该居民的诉讼主张。该案中的政府资金是国家利益,不属于任何个人,无疑属于公益。与这个公相对的是作为纳税人的“居民”,更宽泛些说是日本公民。多人公益是多个人的利益,这种利益分属于多个人中的各个人。它之所以称为公益,是因为它是多个人的利益。这里的公是“一人为私两人为公”意义上个概念,是多的概念。这种公益的主体是多个人,不是一个单一的主体。例如,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董彦斌起诉华星国际影城和国家广电总局,称前者提供的删节版《色,戒》剧情结构不完整,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知情权;后者没有建立完善的电影分级制,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此案是侵权诉讼,依原告所诉,被侵害的是包括他本人在内的广大“消费者”。此案中的公益就是多个消费者的利益。集体公益和多人公益都存在“多”,独立的多个人和构成集体的多个成员。但这两种公益在利益与主体的联系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