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留置PICC在双乳癌术后化疗患者中应用及护理
留置PICC在双乳癌术后化疗患者中应用及护理摘 要 目的:观察PICC在双乳癌术后化疗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双乳癌术后化疗患者留置PICC前的准备工作及留置PICC时间,肢体选择、静脉选择、导管尖端位置、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方法。结果:9例患者穿刺过程顺利,留置时间均为首次化疗,留置PICC的肢体选择在病变相对较轻且术中对腋静脉及锁骨下静脉无损伤的一侧,穿刺部位首选贵要静脉,导管尖端经X线检查确定在右胸骨旁第3肋间。结论:留置PICC为双乳癌术后化疗患者减轻痛苦,未造成肢体肿胀及功能障碍,效果满意。
关键词 双乳癌 术后化疗 患肢PICC 护理
近2年来,我科采用PICC对双乳癌术后患者进行化疗,效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9例中均为女性,年龄40~58岁,8例保留时间超过150天,1例45天。
物品准备:单腔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型号4.0F,长度60?,内径0.85cm,流速300~500ml/小时)可莱幅接头、3m6×7敷料、锁穿包、无菌手套、肝素(12500U/支)、250ml生理盐水。
操作步骤:患者取坐卧位,将穿刺肢体平放于穿刺桌上,露出穿刺部位,上臂外展(尽患者最大能力范围及根据切口愈合情况),选择静脉及穿刺点。首选贵要静脉,因贵要静脉粗直,静脉瓣少;次之选肘正中、头静脉。最佳穿刺点在肘窝下两横指处,测量所选静脉长度。测量方法:用纸尺测量自穿刺点至胸锁关节,加上向下折至第3肋的总和,减去2?即为置入管的长度,穿刺点皮肤消毒,打开无菌包,戴无菌手套,铺洞巾后穿刺置入导管,速度宜缓慢进行。当导管进入预定长度时退出穿刺针,接上肝素帽妥善固定后经X线确定导管位置,位置正常后撤去导丝,剪断多余长度,安上连接器再接可莱福接头,抽回血后用肝素盐水冲管,最后3m敷贴固定。
结果
9例患者中,8例已于化疗、放疗全程结束后拔管,1例因治疗需要仍然带管,未发生肢体肿胀及其他并发症,效果非常满意。
讨论
PICC留置时间长短,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关键在于正确护理和患者良好配合,因此,我们必须如下工作。
做好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PICC的目的,PICC后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PICC护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护理:①完善各项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穿刺的日期、时间、部位、穿刺导管深度,记录每天导管留置情况、有无红肿热痛现象及病人主诉,记录化疗药物的名称。②预防感染:置管后常规24小时内换药1次,然后隔2日换药1次。每周更换可莱福接头1次。保持局部干燥,若穿刺点敷料被污染、受潮、脱药,应立即换药。③防止导管脱出:置管侧上肢切勿剧烈运动,不提重物,以免导管滑脱。④置管后24小时内穿刺侧上肢制动,穿刺点处可用纱布加压,防止出血,24小时后可作握拳、抬举上臂等活动,防止肢体肿胀、静脉血栓形成。⑤并发症处理:2例病人置管后出现红肿、硬结,给予抬高患肢,局部微波理疗,3天后治愈。
结论:①PICC穿刺方便,使用安全,时间长,且导管质地柔软,不影响病人活动,无不适感。②双乳癌术后,双上肢血液回流障碍,应用PICC药物由上腔静脉直接进入心脏,缩短了药物在静脉中停留时间,减少了对外周静脉血管的刺激,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代谢排泄,使药物副作用得以降低。PICC留置时间长,不仅减低了病人经济负担,同时又减少了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且不引起药物外渗,满足双乳癌化疗患者多个疗程的需要。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