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皮肤病光动力疗法系列讲座(一).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皮肤病光动力疗法系列讲座(一)

皮肤病光动力疗法系列讲座(一)[编者按]光动力疗法是一种新型的组织消融疗法,兴起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国内外的应用已有了20 多年的历史,最初仅应用于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鲍温病等皮肤恶性肿瘤的治疗,但现在发现对尖锐湿疣、皮肤肿瘤、痤疮、扁平疣、葡萄酒色痣、毛囊角化病等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并且具有:创伤小、毒性低、治疗时间短、起效快、副作用小等优点,得到了广大患者和临床医师的认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鉴于此,我刊特邀广州军区总医院皮肤科的多位专家对此专题进行系列讲座,分别从光动力疗法的现状,进展,光敏剂,典型疾病的应用,护理等各个方面,对光动力疗法进行全面的阐述。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与更多同道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 皮肤病光动力疗法系列讲座共10讲目录:1.光动力疗法的现状及进展(杨慧兰);2.光敏剂在光动力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刘仲荣);3.光动力疗法在痤疮中的应用(杨慧兰);4.光动力嫩肤术的应用(梁洁,刘仲荣);5.光动力疗法在鲜红斑痣中的应用(刘仲荣,杨慧兰);6.光动力疗法在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中的应用(王俊杰);7.光动力疗法在红斑鳞屑性皮肤病中的应用(李翠华,刘仲荣);8.光动力疗法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中的应用及进展(樊建勇,杨慧兰);9.光动力疗法的皮肤科护理(李雪梅,杨慧兰);10.光动力疗法在皮肤肿瘤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林挺) 广州军区总医院皮肤科是全军皮肤激光整形美容中心、广州军区皮肤性病中心,目前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0余人,中级职称4人,博士后2人,博士1人,硕士10人,我科在过敏性皮肤病、色素性皮肤病(白癜风)、性病、真菌性皮肤病及皮肤激光美容等方面的诊治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03年被批准为南方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和华南理工大学生命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点,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人事部皮肤性病学博士后工作站,2006年杨慧兰主任被聘为南方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 杨慧兰,女,广州军区总医院皮肤激光整形美容中心主任兼皮肤科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任中华医学会皮肤病学会全国青年委员、性病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省激光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军区皮肤性病专业主任委员、中国皮肤科医师协会常委、中国中西医化妆品科学委员会常委;中国美容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华皮肤科杂志特约审稿。广州医学美容职业鉴定委员会专家组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常务理事。 擅长于色素性皮肤病及病毒性皮肤病的诊治,在皮肤激光医学美容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主编专著2部,参加编写3部。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承担广东省科委重点科研课题及全军“十一五”杰出青年基金多项资助。 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指对患者病灶给予光敏剂的前提下,以特定波长的光照射病灶区,使之产生光敏化的氧化反应,生成各种高反应性的化学活泼物质,达到杀伤病灶的新型治疗方法。 早在4000年前古埃及人就通过口服含光敏剂的植物后照光来治疗白癜风。Raab首次用曙红(Eosin)和吖啶(Acridine)作光敏剂,配合日光治疗皮肤癌。1984年,Dougherty报道以血卟啉衍生物(HpD)为光敏剂结合红光照射,对大鼠乳腺癌症进行治疗,收到良好效果[1]。加拿大学者Kennedy于1990年首先创导用ALA-PDT治疗肿瘤[2]。这些研究结果极大促进了PDT的发展,由此拉开了光动力治疗研究的序幕。 目前,光动力除了治疗肿瘤之外,还用于其他很多疾病的治疗。在皮肤科,光动力治疗不仅能用于光线性角化病、Bowen病、鳞癌和基底细胞癌等皮肤癌前病变与肿瘤外,而且还广泛用于银屑病、痤疮、尖锐湿疣和鲜红斑痣等疾病,因其疗效疗效显著,受到广大皮肤科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重视。 1非肿瘤性皮肤病 1.1痤疮:光动力疗法治疗痤疮理论基础是痤疮丙酸杆菌中可以产生内源性卟啉,特别是粪卟啉。卟啉被上皮细胞和皮脂腺吸收后,经过血红素合成途径代谢生成光敏物质原卟啉Ⅸ,并聚集在皮脂腺和上皮细胞,在接受外界光线照射后,与氧气反应产生单态氧,导致细胞膜的破坏,菌体死亡。理论上蓝色光(420~490nm)是对痤疮丙酸杆菌内源性卟啉的主要光活化波长, 但蓝色光透皮深度很浅,而红色光(620~760nm) 对光活化卟啉效果较弱, 但透皮深度较深。 国外Itoh等收集了ALA-PDT治疗5000例痤疮的经验[3],Goldman报道了短接触ALA-PDT 和强脉冲光蓝光治疗痤疮,治疗效果好无疼痛及不适。目前国内项蕾红等报道显示红光或蓝光PDT疗效与副反应差异不大,介于红蓝光两者之间的绿光结合光敏剂治疗也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1.2尖锐湿疣与其它病毒疣:PDT作用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