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创面修复中应用体会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创面修复中应用体会皮肤软组织创面修复的手术方法很多,各有其优缺点。皮肤软组织扩张修复邻近创面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疗效确定,风险较小的一种创面修复方式。2000~2006年,笔者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治疗76例皮肤软组织缺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76例(113个扩张器),女性51例,男性25例,年龄21~45岁,平均29.3岁。其中面部36例,四肢及关节15例,头皮25例。皮肤软组织良、恶性肿瘤36例,其中黑痣23例、血管瘤11例、皮肤基底细胞癌2例;增生性瘢痕40例,其中面部18例、颈部10例、躯干部8例,四肢4例。皮肤缺损面积20cm2~200cm2,所有病例均成功采用扩张皮瓣一次性修复创面。
1.2 手术方法:根据病损部位皮肤缺损大小,选择在其周围正常皮肤皮下置入扩张器大小、形状、数量。常规术前准备及麻醉后,术创消毒铺巾,在病损内或边缘作切口(特殊情况如颅骨裸露可在距病损边缘1.5cm左右作切口),按术前设计剥离皮下腔隙,范围超过扩张器周边1cm。剥离层次:头部在帽状腱膜下层,面部在表情肌浅层,颈部在颈阔肌下,四肢在深筋膜下肌筋膜层上[1]。仔细止血后置入扩张器,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置引流,严密缝合切口后,常规向扩张器内注水达到扩张器规格容量的30%左右。拆线后3天开始注水,每周1~2次,注水致皮瓣略显苍白或病人略感疼痛时停止注水。估计扩张皮辨量足够修复皮肤缺损创面后1~2周行二期扩张器取出、病损切除、扩张皮辨转移修复术。本组病例注水扩张最短6周,最长6月。
1.2.1 扩张皮瓣面积的计算:根据患者皮肤各部位张力、松弛性、确定扩张皮瓣扩张后的回缩比例,其中头皮5%、面部10%、躯干15%、四肢20%,且回缩比例与扩张时间成反比。由此计算出:扩张后皮瓣面积×(100-回缩比例)%=扩张前的皮瓣面积+病灶面积。确定了扩张皮瓣面积后,从而确定扩张时间和注水量,进一步确定二期手术做扩张器取出扩张皮瓣转移的时间
1.2.2 扩张器的选择本组病例全部选用可控型组织扩张器,常用形状有:圆形、长方形、肾形三种,均选用浙江省余姚市久盛硅橡胶制品厂生产的硅橡胶软组织扩张器。
1.3 结果:本组76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皮肤扩张。其中术后扩张皮瓣下出现积液16例(占21%),经积液部位穿刺抽吸、加压包扎等处理后皮瓣成活,伤口甲级愈合;注射壶部位感染5例(占6.6%),给予静脉使用高效抗生素及外敷抗生素纱布换药处理后感染得到控制;扩张器外露2例(占2.6%),出现在扩张后期,扩张皮瓣已符合二期手术要求,故顺利接受二期扩张皮瓣整形手术。所有皮瓣全部成活,在早期有8例皮瓣远端边缘少许青紫或瘀血现象(10.5%),经伤口换药、红外线照射等处理后恢复正常;5例出现皮瓣表面水疱(6.7%),应用扩血管药物及理疗后消失。术后随访6月~3年,失访31例,皮瓣颜色、质地、感觉与周围正常皮肤无异,排汗、毛发生长均未见异常,患者对手术效果均满意。典型病例如图1、2。
2讨论
在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出现以前,体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修复多采用自体皮片游离移植手术,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缺点是皮片远期出现挛缩,色泽、质地、感觉与周围正常皮肤不一致,皮片周围瘢痕,外形不美观,供皮区遗留瘢痕。自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应用以来,已广泛应用于整形外科临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经扩张的皮肤在表皮、真皮、皮下组织、血管等组织学方面以及在生物力学、生物化学、血流动力学等方面会发生一些变化。其中组织学上的变化直接决定了扩张皮瓣的各项性能,这些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表皮层增厚(37.5%)、真皮层略薄(25%),成纤维细胞增加,可见肌成纤维细胞,且胶原纤维排列与真皮长轴平行,胶原合成增加[2]。另外,血管数量增加及血管口径增大,这提示扩张皮瓣有良好的弹性和张力。皮下脂肪会变薄、脂肪细胞会减少,毛囊之间的距离增加,皮脂腺和汗腺均无明显变化,由此可见扩张皮瓣与正常皮肤外形和功能非常相近。本组病例观察扩张皮瓣转移后6个月,皮肤未见明显挛缩和颜色变化,排汗和毛发生长均未见异常,故笔者认为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是当前修复体表创面的最佳方法之一。
通过临床观察,笔者发现,扩张器技术的应用,确实能够解决整形外科临床上存在的大面积创面覆盖问题。笔者体会多个扩张器使用比单个使用效果好。本组使用4个扩张器2例、3个扩张器9例、2个扩张器15例,均顺利完成了二期手术,伤口张力、皮瓣成活及挛缩情况优于单个扩张器手术病例。所以笔者认为,在扩张过程中应注意日常护理,预防感染,而且一期手术时尽量选择多个扩张器置入。
关于扩张容量的计算,传统的方法为:头皮创面每平方厘米面积需要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湖南公务员考试真题2024.docx VIP
- mPGES-2作为吸入全身麻醉药物异氟醚作用靶点的应用.pdf VIP
- 案例研究-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pdf VIP
-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类训练专题13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烟草质量检验竞赛通用知识题库-上(单选、多选题库).docx VIP
- 德育常规工作培训(1).pptx
- OMRON欧姆龙安全产品F3SG-SR PG系列安全光幕 多光束安全传感器F3SG-SR PG 系列 F3SG-□SR□系列安全光幕 用户手册.pdf
- 保险的培训资料1—开拓准客户.ppt VIP
- 上海建筑工程开工信息报送网上申请.pdf VIP
- 调浆槽作业指导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