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典照片对新闻摄影启示
经典照片对新闻摄影启示2011年12月30日,在加拿大的渥太华出版的渥太华公民报(Ottawa Citizen)头版,刊登了长篇文章《演讲结束后》(After the speech),以此来回顾70年前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加拿大渥太华的一次著名演讲,并介绍了那次演讲之后诞生的摄影经典名作《愤怒的丘吉尔》。(见图1)
《愤怒的丘吉尔》是加拿大摄影家尤素福·卡什拍摄的一幅丰碑式的摄影作品,无论是在新闻摄影史上,艺术摄影史上,还是人像摄影史上都占有相当重要地位,也是各种版本的高校摄影教材中不可缺少的经典范例。
经典作品的传奇
有关这幅作品拍摄过程的佳话更是广为流传。1941年12月30日,时年33岁的卡什通过他的朋友、加拿大总理麦肯齐·金(Mackenzie King)获得了拍摄丘吉尔的机会。在丘吉尔演讲结束后,总理请他到议长办公室休息的时候,卡什早已在那里准备好了灯光和照相机。看到照相机丘吉尔颇感意外,很不高兴。在总理的“斡旋”下,他勉强同意给卡什“5分钟”拍照时间。5分钟,对有准备的摄影师来说已经是足够长的时间了。摄影史上许多经典作品都是在五分钟之内完成的,比如意大利记者乔治·洛蒂拍摄的那幅著名的《周恩来》的时候,和卡什的情形大致相同,也是只有5分钟的拍摄时间。
在允许拍照的这5分钟时间里,丘吉尔总叼着一支雪茄,神情闲散,一幅演讲过后的疲惫神态。这与人们印象中坚毅、自信、镇定、霸气的丘吉尔形象极不相符。如果只拍这样一幅照片,那就是这次采访的彻底失败。于是,卡什急中生智,走近丘吉尔,趁其不备,一把扯掉了他嘴上的雪茄。丘吉尔正要发怒,卡什按下了快门。就这样,一幅世界名作诞生了。
这幅深受人民喜爱尤其是英国人喜爱的摄影作品,在当年的欧洲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愤怒的丘吉尔》真正产生轰动性的传播效果,是在二战接近尾声的时候。1945年5月21日出版的美国著名杂志《生活》,将这幅作品用作封面使用。当时的《生活》,发行量高达数百万份,这种发行量是许多大报都无法望其项背的。在电视还没有出现之前,《生活》杂志大概就是当时的第一媒体了。随后,这幅照片又以单张形式大量印发,传播范围迅速扩大到整个欧洲。分发给每一位作战的盟军士兵,让他们看看我们的统帅是这样一种气势!大大增强了战斗力。据说还曾经空投到德军阵地,让德国士兵看看,“我们要和这样的指挥官作战”,这张照片对他们心理上也是一种威慑,大大削弱了他们的战斗力。《愤怒的丘吉尔》成为自摄影诞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印刷量最大、传播范围最广、传播效果最好的照片。从新闻信息传播的社会效果上看,它恐怕也是摄影作品中不敢说“后无来者”,但肯定是“前无古人”的。(见图2,当年《生活》封面)
这幅作品奠定了卡什摄影大师的地位,后来他又拍出了许许多多著名作品,比如大家所熟悉的海明威的肖像,就是满脸白胡茬、一幅钢铁汉模样,迷倒了无数中年妇女的那一张。再比如,世界各国中小学教室里都悬挂的爱因斯坦的肖像,等等。
经典作品的启示
70年过去了,今天面对这幅名作,我们获得到众多的启示,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卡什的成长过程,和他在摄影上积极进取的态度,以及执着追求的主动精神。这对我们在今天的新闻摄影教育、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新闻摄影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笔者来看,大致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得到启示:
一、单纯技术的传授只能培养出匠人,培养不出大师
从卡什的简历上看,他是照相馆学徒出身。卡什1908年出生于亚美尼亚的马尔丁,早年移居加拿大,在他叔叔的照相馆里帮工。当地的一家超市搞了个摄影比赛,卡什获得了第一名。超市搞的摄影比赛,原本人家就是一次商业促销的活动,拿个冠军只是哄小孩儿玩的,连卡什的父母都没有看在眼里,可叔叔却看到了卡什在摄影上的潜力。“这孩子我教不了了”,于是,出资送他到美国一流的人像摄影师嘉罗(garo)的照相馆当学徒。这是一个老掉牙的“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
一般的照相馆只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是经营场所,只讲究技术技巧,很少讲究艺术创作。嘉罗的照相馆有所不同,白天经营照相业务,晚上这个照相馆就成了一个很吸引人的“文艺沙龙”,许多艺术家经常到这里谈论艺术。卡什就白天学技术,晚上在这里接受高层次艺术家的艺术熏陶,受益匪浅。“文艺沙龙”是一所很好的大学,这个“大学”没有培养方案也没有教学计划,而且不分门类、不分专业、甚至不分主题,想聊啥就聊啥。决不像我们今天这样专业分类那么细,艺术摄影、新闻摄影、广告摄影等。
笔者认为,培养真正的大智慧人才,并不是东一块西一块的不成系统的教育体系。所以孔子在上课的时候,并不是站在讲台上我讲你听,而是让学生跟着自己“同吃同住同劳动”,言传身教。
这也正是师傅带徒弟、嘉罗带卡什的教育特点:在照相馆,跟着干;在沙龙,跟着听。这为卡什日后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综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