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中老年小腿远端组织缺损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中老年小腿远端组织缺损[摘要]目的:总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中老年患者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辩修复中老年患者小腿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3例,足背足跟各2例,踝前1例:结果:8例皮瓣全部成活,无供血不足及静脉回流障碍。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切取简便,血运丰富,成活率高,对中老年患者尤为适用。
[关键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缺损
小腿下段、踩、足软组织覆盖少,外伤或肿瘤切除后常引起骨、神经、肌腱外露,是临床修复的难点之一。中老年患者一般全身情况较差,且可能常合并动脉硬化、糖尿病或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足踝部皮肤软组织损伤后的缺损修复时就会显得更加困难。2000~2005年,本科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中老年患者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45~83岁,平均59岁;损伤原因:慢性感染性溃疡3例,烧伤后溃疡2例,放射性溃疡1例,狗咬伤及肿瘤切除后皮肤缺损各1例;损伤部位及创面情况:损伤部位位于小腿下段、足跟、足底、踝部,缺损创面最大11cm×8cm,最小4ecm×4cm,伴肌腱外露4例,骨外露3例。
2 手术方法
2.1 皮瓣设计:以外踝尖与跟腱外侧缘连线中点为A点,以胭窝中点为B点,AB连线为皮瓣轴线;以外踝上5~7cm为旋转点,血管蒂长度稍大于创缘近心端至旋转点的长度。在供区轴线上设计与创面形状相一致的皮瓣,皮瓣的横纵轴约比创面的横纵轴大1cm。皮瓣蒂部可带有三角形皮肤、窄条形皮肤或不带皮肤,至少保留蒂部宽度3cm。本组8例设计皮瓣最大12cm×9cm,蒂最长11cm。
2.2 皮瓣切取:根据皮瓣设计,先切开皮瓣的近心端即胭窝侧,在深筋膜内找到小隐静脉,切断后断端结扎。腓肠内侧皮神经一般走行于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相对于小隐静脉的深层,有时位于肌膜下,切断后可见其周围营养血管断端出血,予以止血。在深筋膜深面锐性分离,向远端掀起皮瓣,将皮瓣皮肤与深筋膜暂时缝合,以免破坏血管网的完整。腓肠内侧皮神经一般在小腿中段与腓肠神经交通支汇合,根据皮瓣大小,可将交通支及伴行血管带上。分离过程中可见3~4支血管穿支从深部进入皮瓣,尽量保留靠近蒂部的穿支,分离蒂部时仅切开皮肤及浅筋膜浅层,于浅筋膜内锐性分离,向两侧分离约2cm。这样,蒂部除了包含腓肠神经及伴行血管、小隐静脉及营养血管、腓动脉穿支、腓动脉终末支的返支等,还包含4cm宽深浅筋膜。笔者均通过明道将皮瓣转移至受区创面,蒂部可用气动取皮刀取薄断层皮片覆盖,也可酌情保留2cm宽皮桥,蒂部皮肤则能与隧道口两侧皮肤直接缝合。
3 结果
术后8例皮瓣全部存活,无供血不足及静脉回流障碍。随访3个月~2年,皮瓣质地良好,其感觉于不同时段有不同程度恢复,负重无障碍,易磨擦部位未出现破渍。
典型病例:某男,69岁,左小腿胫前溃烂1个月收入本科。查:左小腿下段胫前一直径6.0cm圆形溃疡,胫骨外露,伤口少许分泌物,合并双下肢静脉曲张。术中扩大切除溃疡,创面直径7.0cm。自小腿中上部切取-8.0cm×8.0cm大小皮瓣,皮瓣蒂部保留2cm宽窄条形皮肤。将皮瓣掀起后通过明道转移至创面。术后12天伤口1期愈合,外形功能良好。
4 讨论
4.1 本皮瓣设计的解剖学基础:腓肠神经由腓肠内侧皮神经(自胫神经)和腓肠神经交通支(自腓总神经)组合而成,汇合部位一般位于小腿后部中段(85%),亦可由两神经的一支单独延续而成。腓肠神经主干沿胭窝中点至外踝与跟腱外侧缘连线中点下行,终末支分布于足背外侧。其营养血管来源于胴窝中间皮动脉和腓动脉肌间隔穿支,上段起始轴心点约在胭窝中点下5cm处,起始部外径(0.6±0.1)mm,下段距外踝上(6.7±1.64)cm处与腓动脉穿支恒定吻合,吻合支外径(0.6±0.1)mm,沿途发出众多筋膜皮支营养小腿后部皮肤。Nakajima等认为小隐静脉也有其自身营养血管,起源于胭窝内侧或中间皮动脉,2支血管分别走行于小隐静脉两侧,于小腿上1/4段与小隐静脉一起穿深筋膜浅出,在小腿中段,一支汇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另一支继续伴行小隐静脉,沿途发出多个分支营养皮肤。张发惠等通过动脉灌注研究发现远端蒂营养动脉主要有跟外侧动脉穿支、外踝后动脉穿支及腓动脉肌间隔穿支,上述穿支除发出血管营养腓肠神经及小隐静脉外,还发出深筋膜支和皮支,形成深筋膜上血管网、深筋膜下血管网及皮肤血管网。钟世镇等认为沿皮神经干有两列纵行链状吻合血管走行,即皮神经旁血管网及皮神经干内血管网,是保证远距离供血的渠道。张世民等认为该链状吻合血管具有双向供血的特点,血液既可顺流又可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培优练习题《亿以内数的认识》.pdf VIP
- 中考数学(二次函数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详细答案(1).doc VIP
- 表1消防技术服务基础设备配备要求.doc VIP
- 探索“在线问诊”服务 - 春雨医生产品分析报告.docx VIP
- 私域培训2_私域顶层设计.pptx VIP
- 人教版2024四年级上册英语 unit1 C 课件.pptx VIP
- 2024届广东深圳市翠园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VIP
- 专题05 记叙文阅读(解析版)-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真题题源解密(上海专用).docx VIP
- 04抗滑桩施工技术规程(试行)-TCAGHP 004-2018.pdf VIP
- 借款合同借款合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