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范振喜用生命描绘新农村
范振喜用生命描绘新农村尽管身患重病,却在村支书的岗位上,20多年如一日,带领干部群众,将昔日“一穷二乱人心散”的贫困山村,建设成为年产值4.6亿元,上缴税金6500万元、集体纯收入3500多万元、人均收入1.3万元的“塞北第一村”,创造了贫困山区农村发展的奇迹。他就是滦平县周台子村党委书记范振喜。
“我深深地爱着脚下这片热土和父老乡亲,这里的山山水水凝聚着我无穷无尽的思考,让大家过上幸福生活是我的夙愿。”这是范振喜日记中写到的一句话。
范振喜,滦平县周台子村党委书记,在他担任村干部25年的时间里,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常人难以承受的毅力,与血癌等多种疾病抗争20余年,把全部心血和智慧倾注于农村事业,在基层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用真情和执著谱写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感人篇章,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
3月底的承德,暖暖的阳光里洋溢着春的气息。从承德市区驱车20多分钟进入滦平县境内,不一会儿“周台子村”四个大字便映入眼帘。
气势恢宏的平安大桥、中式仿古的高大牌楼、宽敞整洁的中心广场、欧式风格的住宅小区,走进周台子村,宛如走进一座现代化的城镇,到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周台子村510户,1900多口人,这里有山有水有矿山,但过去却是个远近闻名的“一穷二乱三告状”的落后村,村集体不仅一无所有,还欠了8万多元外债,多数农户的年人均收入仅有400多元,打架斗殴、寻衅闹事屡有发生。
1987年,刚从部队复员、年仅25岁的范振喜被全村党员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面对党组织和乡亲们的期待,他不顾妻子和亲朋的阻拦,毅然放弃了收入较高的镇办铁矿会计职务,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并在全村党员大会上,许下了“不改变村面貌,誓不为人”的庄严诺言。
上任后,范振喜白天走组入户,走访老干部、老党员,接触“上访户”、“钉子户”,征求群众意见,晚上谋划全村脱贫致富的发展蓝图。经过调查,理出了“治乱、治穷、收人心、抓企业、强经济”的工作思路,并决定从解决群众看着不公,心里不平的几个热点、焦点问题入手,竭力维护群众利益。
当时,村里有八个矿点,都低价承包给了个人,本来承包费用不高,可还是有些人拖着不交。这其中范振喜二哥的矿点最大,一年能挣8万元左右。
他,决心先拿二哥开刀,收回矿点。
恼过、怒过、骂过,但面对义无反顾的范振喜,二哥最终交出了矿点,由村统一管理。捋顺了铁矿承包关系,村集体当年进账10万元。用这“第一桶金”,村里栽果树、垒大坝、翻盖学校,周台子村开始变样了。
接下来,范振喜开始清理财务、制止乱砍滥伐、翻盖学校危房和村部。经过不厌其烦地做工作,村集体收回了多年陈欠的12万元;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重新修订了村规民约,狠刹乱砍滥伐、赌博偷盗等不良风气;筹资18万元翻盖了30间教室和10间村部,解决了小学危房的后顾之忧,也使党员干部有了办公地点。
在以范振喜为首的周台子村“两委”班子的不懈努力下,全村上下形成了干事、创业、谋发展的良好氛围。1991年,村人均收入达到1100元,在全县率先脱贫。
正当范振喜满怀信心带领群众在致富道路上大步前进的时候,病魔却降到了他的头上。
1992年初春,经检查,他被确诊为血癌!光手术押金就要10万元,这对他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得知范振喜患了癌症,许多村民哭了:“振喜是个好孩子,更是个好支书,我们无论如何也得想法救他。”危难之际,党组织给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乡亲们伸出了一双双深情的手。
短短几天就凑齐了十多万元。他捧着党组织和乡亲们凑的救命钱暗暗发誓:只要活着,拼命也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手术后,医生再三叮嘱他:“绝对静养两年,喝无菌水,吃无菌饭。”可一回村,范振喜就执意去上班。全家一起劝阻,70多岁的老父亲更是拦着不让他出门。范振喜说:“我的命都是乡亲们给的,活一天,就奋斗一天!”
死神阻挡不了理想的路,范振喜与病魔、与死神展开了争分夺秒的决赛。
他拖着尚未痊愈的病体上班后,与村委会成员反复研究村子的发展大计,制定了“固农、强工、带三产、促文明”的发展思路和“抓队伍、收民心、抓企业、强经济”的工作方略。
首先是建设铁选厂。在筹建铁选厂时,资金缺口达70多万元,两委班子决定以个人名义向群众借钱,“挣了是大家的,赔了由我们村干部还”,范振喜和村干部一起,走家串户,十多天时间按了230个手印,解决了资金难题。凑齐款后,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建成投产,使铁选厂创造了当年建厂、当年投产、当年收回全部投资的奇迹。
经过多年努力,范振喜带领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硬是把基础条件差、起步发展艰难的山区村建设成为了冀北山区第一村。
自1996年开始,村里实行了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给全村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