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钩端螺旋体病62例治疗体会
钩端螺旋体病62例治疗体会摘 要 目的:了解青霉素的剂量与钩端螺旋体病赫克斯海默尔反应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均用大剂量的青霉素,其中60例在使用青霉素前加用安定和地塞米松。结果:本组60例治疗方法一致的病例,无1例发生赫克斯海默尔反应。结论:治疗诊断明确的钩端螺旋体病,用大剂量青霉素,无赫克斯海默尔反应,临床症状改善快,疗程短。
关键词 钩体病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061
资料与方法
2001~2006年收治钩体病患者62例,男40例,女22例;年龄15~50岁,平均26.5岁;农民50例,其他人员12例。入院分型:流感伤寒型45例,肺出血型16例(其中肺弥漫性出血型11例),一般肺出血型5例,黄疸出血型1例。病例集中于6~9月发病,都有疫水接触史,皆为野外作业。
临床依据:稻田劳动、城内阴沟作业,山上的死潭水洗手等,感染后7~14天发病,急起发热、头痛、身痛,全身乏力,腓肠肌痛,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触痛。黄疸出血型在病程第4天后出现进行性加重的黄疸,出血倾向和肾功能损害,肺出血型,经早期败血症后3~4天出现咳嗽,痰中带血,肺部可有少量湿?音。钩体抗体检查结果>1∶80阳性,肺出血型查胸片X线检查符合钩体病出血型的改变。
临床表现:发热62例(100%),畏寒58例(93.8%),全身酸痛56例(90.3%),全身乏力55例(88.7%),腓肠肌痛35例(55.8%),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触痛32例(51.6%),眼结膜充血25例(40.3%),咯血14例(22.9%),气促10例(16.1%),黄疸1例(1.6%)。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10×109/L 50例(80.6%),钩体抗体检查:≥1∶80阳性者62例(100%),肝功能异常者6例(9.7%)。
治疗:青霉素80万U,肌注,每8小时1次,连用5天;首次加用360万~480万U静脉滴注,在使用首次青霉素前5~10分钟,肌注安定10m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0mg。对于肺出血者,尤其是弥漫性肺出血者,激素每日用2~4次,酌情给予吸氧、强心、止血等治疗,疗效显著,肝功能异常者,按肝炎处理,给予护肝治疗。
结 果
赫氏反应情况:本组除2例患者因入院时误诊,在使用青霉素前未用激素和安定出现赫氏反应外,余均无赫氏反应。
退热情况:其中51例于入院后24小时内退热,最短者1小时内退热,其余均在48小时内完全退热。
结果:治愈60例,死亡2例。1例因入院时误诊为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使用青霉素前未用激素,使用青霉素后出现严重的赫氏反应,迅速出现肺大出血窒息而死亡,1例为肺弥漫性出血型晚期,因病情过重,抢救3小时无效死亡。
讨 论
62例钩体病中均集中6~9月,主要是农民,说明在这段时间患者田间作业、接触疫水,易发病。
钩体病赫氏反应发生率可达18%~70%。为了减少赫氏反应的发生率,首次青霉素用大剂量,但在使用青霉素前5~10分钟,必须肌注安定10m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0mg,不仅完全避免赫氏反应的发生,而且退热快,症状改善快,疗程亦缩短。我们认为,其原因是地塞米松的抗炎、抗休克、抗毒、抗过敏、退热等作用,而用较大剂量的激素,使机体处于抗赫氏反应的状态,加上安定的镇静作用,故首次用大剂量青霉素也不发生赫氏反应。这与黄中庠等报道一致。
钩体病肺弥漫性出血型是钩体病最严重的类型,而X线胸片常易误诊为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如果误诊误治,后果十分严重,如首例肺弥漫性出血病人,入院后未立即确诊,结果数小时后大出血死亡。要迅速确定肺弥漫性出血型钩体病的诊断,除了解流行病学史外,其X线胸片非常重要,有下述特点与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有所区别:①部位特殊:以中下肺野为主,上肺野尤其是锁骨下区病灶很少或没有,这与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病灶均匀分布满布肺野显然不同。②形态多样,在同一张胸片上可见到肺透亮度减低,毛玻璃样、点片状、大片融合等不同形态,这与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灶均匀一致有别。③变化迅速,治疗不及时,病灶短时间增多,加密,融合成大片,而治疗有效,病灶迅速吸收消散,一般1~2天明显吸收,4~5天可完全吸收,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灶短期内无变化。
参考文献
1 李梦东,主编.实用传染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424.
2 黄中庠.钩端螺旋病治疗方法初探.当代医师杂志,1997,2(1):49.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