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率论-数学学科中心.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机率论-数学学科中心.ppt

賭場中的實例 喜巴啦(crap)遊戲的玩法是利用擲兩個骰子(dice) 的點數和,先擲出骰子一次,如果擲出和為7點或11點就贏了; 如果擲出和為2、3或12點就輸了。若是出現其他數字,則稱為玩家的「點數(point) 」,玩家必須繼續擲骰子,若在其「點數」出現以前擲出7點,玩家輸;若在7點出現以前擲出玩家的「點數」 ,則玩家贏。試問玩家的勝算機率為何? 這是一個有趣但稍具難度的問題,答案為0.492927… 。 機率與圓周率 布豐投針問題-最早的幾何機率問題    布豐投針問題(Buffon‘s needle problem)是第一個用幾何形式表達概率問題的例子。這問題是十八世紀布豐提出的,“ 在一平面上畫有一組間距為D的平行線,將一根長度為 L(L D)的針任意投擲這個平面上,求此針與任一平行線相交的概率。” 布豐(Georges-Louis Leclerc, Comte de Buffon ,1707-1788) ,法國人是第一位將自然史有系統地整理發表的,其《自然史》自1749年起出版,到1767年已達十五冊,他過世前又出了七冊。??????? 機率與圓周率 布豐證明了該針與任意平行線相交的概率為pi=2L/(Dπ)。利用這公式,將這一試驗重複進行多次,並記下相交的次數,便得到pi的經驗值,即可算出圓周率π的近似值。1850年沃爾夫在投擲五千多次後,得到π的近似值為3.1596。1855年 英國人史密斯投了3200次,得到π的值為3.1533。另一英國人福克斯只投了1100次,卻得到了精 確的三位小數的π值3.1419。直到目前,用這方法得到最好π值的是意大利人拉澤里尼,他在 1901年投了3408次,得到的圓周率近似值精確到6位小數。布豐投針問題開創了使用隨機數處理確定性數學問題的先河,對概率論的發展有一定貢獻。 生物學與機率 孟德爾(Gregor Mendel 1822-1884),史稱遺傳學之父。他做了一系列的豌豆雜交實驗,並從其中歸納出遺傳定律,於是在1965年將實驗結果公諸於世,不過一直到34年後,因為染色體研究有了突破性的發展,他的研究成果才被世人所肯定, 其雜交實驗所用的數學概念正是機率。 生物學與機率 試想將AaBb x AaBb 進行雜交,其子代的基因型會有下表中的各種組成(就如同孟德爾雙基因雜交的結果)。如果將基因型用上述的貢獻數值(即大寫的基因形式表示其對表型的貢獻如上是+1,小寫的基因形式對表型的貢獻為0)數值化其表型就會發現如下表中括弧中的數值。 生物學與機率 如果將各表型與出現頻率作圖其結果又會如何呢? 生物學與機率 依據出現頻率與表型作圖時,其結果就會越來越接近在統計學上所說的鐘形分佈圖: Bertrand的矛盾 Joseph L. F. Bertrand (1822-1900) 在1889年提出一個機率悖論(Probability Paradox)問題: 今有一個正三角形內接於一圓內,隨機選擇一弦,此弦的長度大於正三角邊長的機率為何﹖ Bertrand的矛盾解法一 第一種情形︰ Bertrand的矛盾解法二 第二種情形︰ Bertrand的矛盾解法三 第三種情形︰ * * 回溯機率小史 國立蘭陽女中數學教師 陳敏晧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 博士生 機率論(theory of probability)的發展 不可預知的事情 好奇心的驅使 產生一些或對或錯的法則 可能因此開創另一領域或學科 機 率 論 的 發 展 機率論(theory of probability)的發展 理論背景: 為了處理各遊戲的賭金分配問題, 如擲骰子、輪盤、撲克牌等... 西方學者於17世紀開始對機率理論產生興趣 關於機率歷史,一些教科書通常都以默勒 請教巴斯卡的骰子擲點問題作為出發點。 擲一個骰子四次至少有一次出現點數1的機會,與擲一對骰子24次至少有雙1 (兩個骰子都出現點數1)的機會, 何者較大? 默勒(Chevalier de Mere,1607-1684)的骰子擲點問題 默勒的骰子擲點問題 默勒的錯誤想法: 每擲一次骰子,有 1 / 6 的機會出現點數 1 擲四次骰子,有 4 × 1 / 6 = 2 / 3 的機會出現點數 1 每擲一對骰子,有 1 / 36 的機會出現兩個骰子點數均為 1 擲 24 次骰子,有 24 × 1 / 36 = 2 / 3 的機會出現兩個骰子點數均為 1 第一種: 第二種: 他認為每擲六次骰子「必然」有一次出現一點,所以才導致錯誤。 從默勒的錯誤想法我們可以看到, 機率論發展之初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是先有一些質樸但不一定正確的想像, 再經由一些成功或失敗的過程而逐漸累積起來的。 默勒的骰子擲點問題 默勒的賭金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