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的生物要素特征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地资源的生物要素特征分析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包括:   自然要素-气候、地貌地质、水文、土壤、生物等;   社会经济因素-人类活动、社会经济等。   各要素以不同方式,从不同侧面,按不同程度,独立地或综合地影响着土地资源的综合特征。   土地资源学最基本的研究思路:从要素分析到系统综合。单独分析各要素的特点-总体评价-提出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意见和规划方案。 3、无霜期:每年初霜期与终霜期之间的无霜天数。 (1)遗传多样性是指种内的基因变化。这种遗传变异通常可从3个方面来度量: A、种群基因中多型的数目和百分数; B、每个多型基因的基因数; C、个体中多型基因的数目和百分数。 (2)物种多样性。是指物种现状(包括受威胁状况)、形成、演化及维持机制等。 (3)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其中的生境主要是指构成生态系统的无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及水文等。它不仅是生物群落乃至生态系统形成的基本条件,而且也影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景观多样性。是指由不同类型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性或变异性。它反映了景观的复杂程度。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 * 2.1土地资源的气候要素特征分析 气候要素:主要是指地球表面至10000-12000m高空以下的对流层下部,即与地球表面产生直接水、热交换的大气层的各种统计状态(如积温、降水量等)和物理过程(升温、蒸发、焚风等)。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三个方面。 气候从宏观尺度影响土地资源条件和土地利用分区,即光、温、水条件的差异,或热量区的划分,决定了我国东西南北的土地资源地带性分布规律,以及全国的土地利用分区。 2.1.1 太阳辐射(光照) 是太阳发射的电磁短波辐射,它是地球表面土地系统中一切过程(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的能量基础。 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大多在355-1003kJ/cm2以上,由于受纬度、海拔、云雾等影响,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量差异较大。低纬度地区略大于高纬度区,高原区高于平原区。 我国西北高原区586-670kJ/cm2,东部平原区502-544kJ/cm2,西藏高原670-837kJ/cm2,四川盆地<418 kJ/cm2。   光照对土地资源的影响要素有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和光照质量。 1、光照强度是正常人眼对0.4-0.7μm可见光的平均感受程度(用hr表示)。植物体的干物质总量中有90%-95%来自于光合作用,太阳的光照与作物关系密切。因此,也与土地生产力密切相关。 光照强度使用日照时数表示,我国平均全年日照时数为:1200-3400hr。 日照时数的分布与太阳总辐射分布相似,由东→西,由南→北,低海拔→高海拔。 2、光照长度(日长)——它是指一个地区从日出至日没之间可能日照的时数,日长随季节、纬度有不同的变化,这与作物引种关系密切。 长日照作物:小麦、油菜 短日照作物:玉米、棉花 3、光照质量——指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等的比例。光照质量好→作物产量高、品质好,果实颜色鲜、果大。对工农业生产均有影响。 2.1.2 热量资源 热量分布的总势是与纬度大致平行,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呈带状分布排列,形成了地球上的热量地带牲特征。 气候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温度带:寒带、温带(寒温带 、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 、热带(边缘热带、中热带、赤道热带)   衡量热量特征的指标体系较多,与土地资源关系密切的主要有温度、积温和无霜期等。 1、温度:地表及土地资源利用的一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均由温度来控制。 农业生产上较有意义的温度指标主要有:≥0℃(农耕期)、≥5℃(喜凉作物)、≥10℃(喜温作物)、≥15℃(敏感喜温作物)的日均温。 2、积温:是指日平均温的累积,农业上常用的积温指标是≥10℃的温度总和。一个地区的积温数表明某种作物在当地成熟的可能性,以及一定种植制度的选择和适宜性。我国≥10℃的年积温变幅为1600-9000 ℃。 不同积温与作物种植制度的适宜性 一年三熟:甘蔗—水稻—水稻 7000 8000 一年三熟:小麦—水稻—水稻 5500 5700-6100 一年二熟:小麦—水稻 5000 4500-55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二熟:花生、甘薯 4200 4700-4800 两年三熟:冬麦--玉米 4000 4500 一年一熟:春麦、莜麦、杏子、洋芋 2800 2500-3000 适宜作物种植制度及作物 ≥10℃ ≥0℃ 100天:作物生长受限制;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