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仙女木期黄河晋陕峡谷古风成沙层年代及其物质来源-地理学报.PDF

新仙女木期黄河晋陕峡谷古风成沙层年代及其物质来源-地理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仙女木期黄河晋陕峡谷古风成沙层年代及其物质来源-地理学报

第72 卷第5 期 地 理 学 报 Vol.72, No.5 2017 年5 月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May, 2017 新仙女木期黄河晋陕峡谷古风成沙层年代 及其物质来源 1, 2 3 3 4 2 张玉柱 ,黄春长 ,陈莹璐 ,谭志海 ,杨利荣 , 2 1 1 1 张云翔 ,邱海军 ,刘 波 ,赵发珠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安710127 ;2. 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安710069 ; 3.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710119 ;4. 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西安710048 ) 摘要:通过对黄河晋陕峡谷壶口至龙门段开展广泛细致的野外考察,发现了典型的晚更新世 以来黄土—土壤层夹古风成沙层剖面—北桑峪剖面(BSY )。结合不同类型沉积物的野外宏观 特征、磁化率、粒度成分、石英颗粒表面特征和地球化学元素的对比分析,确定黄河晋陕峡谷壶 口至龙门段BSY 剖面中所夹古风成沙层的性质为中沙质细沙,是在干旱多风环境下形成的沙 质沉积物。基于光释光(OSL )测年数据,确定其沉积年代为12.5- 11.6 ka ,记录了黄河中游发生 在末次冰消期的极端干旱事件,其与相邻区域沙漠/黄土过渡带中湖沼沉积和风成黄土—古土 壤剖面记录的新仙女木事件相对应。该剖面中古风成沙沉积物的物质来源,主要来自黄河晋 陕峡谷的古河床相沙层物质。这是因为该河段处于干旱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在新仙女木时期, 黄河晋陕峡谷处于极端干冷的环境之中,冬季风强盛、夏季风衰弱,黄河水位下降明显,河漫滩 和江心洲将大面积出露,大量的沙物质在风力作用下向岸边输移,成为河谷两侧缓坡台地上古 风成沙沉积层出现的主要沙源地。这个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揭示黄河中游流域极端干旱事件 发生的时间性规律及其与季风气候变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关键词:黄河;晋陕峡谷;新仙女木;古风成沙层;光释光测年 DOI: 10.11821/dlxb201705003 1 引言 第四纪古风成沙是指现代风成沙出现以前,在第四纪期间干旱多风环境下形成的沙 质沉积物,其存在表明流沙出现或沙地扩张。因此,它既是干旱多风气候的标志,又是 [1-2] 沙地发展正过程的标志 。第四纪古风成沙的沉积学、地球化学、微形态学和年代学等 [3- 12] 多学科交叉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 。目前,国内外学者通过对河流阶地上沉 积的古风成沙的上述研究,揭示出其作为沙漠环境下的标型沉积物,沉积过程往往表明 大江大河在第四纪时期某些时间段,流域处于干旱多风的环境之中,记录了流域发生的 [13-17] 极端干旱事件 。 黄河晋陕峡谷段处于干旱半干旱季风气候区,素有 “十年九旱”之称。干旱历来都 收稿日期:2016-12-15; 修订日期:2017-03-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6M59289); 陕西省重点科技创 新团队计划(2014KCT- 27) [Foundation: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No Project Funded by 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undation, No.2016M592829; Program for Key Science a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