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纂淮关统志-明-马麟.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续纂淮关统志  (明)马麟 纂修 (清)元成 续纂   续纂淮关统志·序   补修《淮关统志》序   《淮关统志》十四卷。乃前明榷使马公元冈所创始,嗣经我朝杜、伊、李、元诸君重 修、续纂。税务沿革、例制掌故,无不赅备。余于光绪庚辰秋奉命来淮。公余之暇,检查 此书,讵毁于庚申捻乱。幸版未全失,所缺无多。赖幕中萧幼芸先生处藏有旧本,校对无 讹,洵属完璧,得以赞襄其事。即令司事毛宗鹏同书吏刘邦干等,付诸手民,照旧补刊, 所需工价,捐廉给发。两阅月,方始蒇事,顿复旧观,庶免日久湮没。惟溯自嘉庆丙子续 纂之后,迄今六十余年,所存档案悉毁于兵。自辛酉以后卷牍,其中有裨于榷政者,有堪 垂令典者,以及河道变迁,今昔异同,均关紧要。仍拟采辑搜讨,分门续纂。奈余瓜期已 届,政事冗繁,未克如愿。惟冀后之监斯榷者,以成余之未逮,是所幸甚。时光绪辛巳秋 八月。长白征麟谨序。   《续纂淮关统志》序   关榷之设也,由来久矣。盖以充国之用,不得不借民之力,用筹之商贾转运之间,量 于百中抽取一二,相地设榷,酌定税则,明彰木榜,科纳无偏,于稽征之中仍寓宽恤之 意。古今因之,责在司榷。凡莅斯任者,须存经国体民之心,通商卫课,剔弊厘奸,以重 职守。此无他术,惟有正己而已矣。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 从。”盖未有不能正己而能正人者也。果能谨身节用,明以照下,义以处事,猛以惩奸, 宽以恤众,赏罚公平,不贪不酷,法令森严,慈祥爱物,则上行下效,大法小廉,吏役畏 服,商民爱戴,上无苛政,下不生奸,关政肃清,税课自然充裕矣。此则论其常也。而各 处之风俗情形相沿,既有不同,又在司榷者因地制宜,未可一律而视。若夫时之变迁,或 偶值年收歉薄,货载稀疏,或偶因道路阻滞,运转艰难,遂致有亏缺税课之道焉。此则非 守榷者之所能力挽者也。虽然,典守者不得辞其责。国赋有定额,缺则难免其咎。故不幸 而值此,则亦惟尽人事以听天命而已。   成赋性庸愚,才识浅陋。乃于嘉庆十六年重蒙恩纶,简放来淮,督理榷务。夙夜冰 兢,陨越是惧,孜孜勤政,五载于兹,经历艰难,倍尝辛苦。到任时,即有王营减坝、李 家楼漫溢之患,继则有豫、东二省连年荒旱之灾。加之以十八年滑县邪教滋扰,又继之以 睢工漫口,黄水断流。此三年内,频遭变异,货贩稀疏,淮、宿二关,税课屡亏。凡四 载,积短至六十余万。当是时也,实不禁心胆俱落。每年关期扣满结算,将所征数目据实 陈情具奏,屡蒙圣明鉴原,赦免重罪,量予镌级留任,宽以分限赔缴。成展转思维,仰苛 鸿恩,实属昊天罔极,五中感愧,悚惧弥深。自知命蹇福薄,适逢其会,每思报称维难, 益加激励愤勉,劳心竭力,昕夕靡宁。直至二十年,幸赖圣主洪福,豫、东二省丰稔, 黄、运两河安澜,货贩较前涌盛,税课赖以丰足,斯心始得宁贴。   成到任时,见淮关设有《统志》一部,乃前明榷使马元冈讳麟者所纂缉也,续成于后 任榷使喻子讳希学之手。后来历任关部因之,逐年续纂。其中分门别类,条分缕晰,备载 甚详,皆本关所属关榷大小分口、司隶事宜、守榷规制、税则条例,以及近关乡镇名目、 形势、人物、艺文,悉有所考叙。至前任榷使李公讳如枚者,复加纂缉,旋去任。所历及 于今,越十余年矣。其间不免又有因革增减之处,自当检查考订续辑,以归现行之用,聊 备省览。用是于政余之暇,检查李公去任以后至成历任各年案件,凡有因革损益应续入 者,亟命司事之人录出,逐件分门别款,详续于后。仍望后之莅斯任者拾览而校正之,以 补其缺陋云。   嘉庆二十一年秋七月上浣静庵元成撰   旧志自叙   员外马麟子振四川   《淮关志》,潘南窗旧有刻矣。麟复志之者,时易事殊,不能无损益于其间也。麟尝 读《易》矣,巽上震下,其名曰“益”。盖损乾之初九而为巽,益坤之初六而为震,有裕 民之道焉。艮上兑下,其名曰“损”。盖损乾之九三而为兑,益坤之上六而为艮,有裕国 之道焉。噫!损上益下则曰益,言其当益也,不如是则终于否而已;损下益上则曰损,言 其不当损也,不如是斯其所以为泰乎?此文王洞见万世之经权,而盈虚消息与时偕行者 也。是故《周礼》以九职任万民,九赋敛财贿,而又以九式均节财用。盖非任则无以裕 民,非敛则无以裕国,而非节则或取之无度,任之不终矣。是故周以九州之民养千八百国 之君,而八百年不匮者,用此道也。   我国家揆法章程,惟任惟敛,一准之《周礼》。百年之间,更变不常。而莅此关者, 罔弗祗若良法美意,日异月新,岁有其人,非无不可易之常道以彝宪也。去籍而恶害己者 率多泯之,非所称服而传者,皆其可为己地者也。是故《淮关志》所由作也。酌之旧志, 访之父老,体之人情,通之时宜,其目有八,其意则一而已矣。夫通商柔远,王政之一,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