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保护性耕作论文
水稻全程机械化论文
学院:工程学院
专业:09农机
姓名:付强强
学号:20094021006
保护性耕作论文
学院:工程学院
专业:09农机
姓名:付强强
学号:20094021006
保护性耕作研究
摘要:保护性耕作(CT),也可称为资源节约型/资源效益农业,主要是用来作为一种手段,以保护土壤免受侵蚀和压实。该研究评估了在保湿养护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措施。中国保护性耕作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基于作物生产在中国保护性耕作(CT)上发表的论文,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研究表明,保护性耕作可以提高作物的发展和帮助战斗作物的病虫害。作物产量增加12.51%,但作物产量日减少10.92%。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 农业可持续发展; 作物生产; 产量;
Abstract: Conservation tillage (CT), which can also be referred to as resource-efficient / resource effective agriculture, is primarily used as a means to protect soils from erosion and compaction. The study looked at moisture conservation and production cost reduction, have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measures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conservation tillage of China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papers published, the current researches progress on conservation tillage (CT) of crop production in china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Studies showed conservation tillage can improve crop development and help combat crop pests and diseases. Crop yield increase 12.51%, but 10.92% of crop yield dates reduce.
Key words: Conservation tillage;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Crop production; Yield;
1 近年中国保护性耕作研究概况
中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就开始了少、免耕等保护
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根据《中国知网》收录的数据,1994到 2005 年,以保护性耕作、少耕、免耕以及秸秆覆盖、秸秆还田等为题名发表的论文和报道共 2 246篇。2000 年以前,保护性耕作研究范畴的论文和报道每年仅 100 篇左右,此后则有了长足的发展,2005年的相关研究论文和报道已达 358 篇,这既是保护性耕作的意义逐渐凸显的过程,也是国家科技政策支持的结果。 在保护性耕作的研究报道中,以少耕为题名的研究论文和报道自 1996 年起均少于10 篇,以秸秆还田/覆盖为题名的篇数基本稳定,鉴于保护性耕作范畴的研究论文不断增加,这两类论文所占的比例是逐渐减少的;以免耕和保护性耕作为题名的文章数量则逐年递增,以保护性耕作为题名的论文增长幅度最大。这种变化反应了保护性耕作研究热点的转变,也说明保护性耕作的概念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
2 保护性耕作对作物的影响
保护性耕作的水分利用,前人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水分利用状况的研究比较多,保护性耕作有利于土壤水分的利用已成为共识。丁昆仑 [1]报道,覆盖秸秆可有效保持表层土壤结构,使表层土壤含水量提高2%~11%,越是干旱年份保水保墒效果越显著。玉米整秸秆覆盖较常规耕作方式地表径流量减少57%,蒸发量降低32%,降水利用率提高 43%[2];玉米实施秸秆覆盖,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对照,并且其效应一直持续到7 月[3]。冬小麦秸秆覆盖的夏玉米整个生育期土壤蒸发量平均降低 56.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13.0%,耗水系数降低11.5%,每生产 1 kg玉米少耗水0.005 mm,每 mm 水多生产玉米0.32 kg[4]。小麦秸秆全程覆盖耕作技术可以使自然降水的蓄水率由传统耕作法的 25%~35%,提高到50%~65%。张海林认为,免耕比传统耕作增加土壤蓄水量10%,减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