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论文农业资源环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微生物论文农业资源环境

农作物秸秆的微生物利用 (姓名:夏家洪 学号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 【摘要】:农作物秸秆是农作物生产系统过程中一项重要的生物资源,也是世界上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是解决如今能源危机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而如今通过微生物研究对秸秆的综合利用是解决农作物秸秆最经济快捷的途径。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微生物 能源 作物秸秆是农作物生产系统中一项重要的生物资源 也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煤炭 、石油和天然气 的第 四大能源 。据不完全估计 全世界每年可产生近20亿吨秸秆,而我 国农作物秸秆年产量为6~7亿吨。列世界居首,并 以玉米 、小麦和稻谷秸秆为主 占总秸秆产量80% [1]。但 由于秸秆利用技术发展迟缓, 致使每年产生的大量秸秆被直接焚烧或弃置, 造成严重的环境染 ,我国农作物秸秆量大、利用率较低,但已在秸秆青贮、秸秆气化、秸秆还田和用于生物肥、建筑原料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因此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既可缓解农村饲料、肥料、燃料和工业原料的紧张状况,又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 秸杆的主要成分 作物秸秆 的主要成份是纤维素 、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另外还有一些蜡质物质 。几类主要秸秆 的主要成分见表 1[2] 表 1 纤维素、 半纤维素、 木质素在农作物残留物中的比例 材料 半纤维素(%) 纤维素(%) 木质素(%) 稻草 17.0 39.0 10.0 小麦秆 19.0 39.0 14.0 玉米秆 15.0 35.0 15.0 玉米芯 28.1 36.0 15.0 燕麦壳 29.5 33.7 13.0 禾秆 35~ 48 31~ 40 15~ 25 1. 结构特点 1.1粗纤维的结构特点 纤维素,半纤维素与木质素紧密结合、相互缠绕构成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这些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结构很牢固,只能吸水润胀,不能为单胃动物的消化液和酶所分解,消化率很低。纤维素是由β-1,4键的葡萄糖单元所组成的长链状大分子,其葡萄糖亚基排列紧密有序,形成类似晶体的不透水的网状结构,以及分子间结合不甚紧密的无定形区域。半纤维素是由葡萄糖,木糖,甘露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等多种单糖残基聚合而成的异型多糖。木质素是由苯基丙烷聚合而成的一种非多糖物质,由对羟基肉桂醇(P-hydroxycinna myl alcohols)脱氢聚合而成. 1.2半纤维素的结构特点 半纤维素的许多不同的单糖聚合体的一源性混合体,包括葡萄糖、木糖、甘露糖、阿拉伯糖与半乳糖等,各单糖聚合体间分别以共价键、氢键、酯键或醚键相连结,因而呈现为稳定的化学结构;此外,随着农作物秸秆的成熟,植物体内的木质素逐渐增长,并参与其中,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植物体的坚实性,也降低了它们的可消化性。 1.3木质素的结构特点 木质素为苯基丙烷的非结晶体聚合物,其结构随植物不同而异,在禾本科饲草中,它们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之间主要以酯键相结合,在豆科牧草中则主要为醚键,这两种键结构物均不能为哺乳动物消化道内厌氧微生物产生的酶分解,因而降低了它们的可消化性。 二、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 2.1秸秆还田 2.1.1? 直接还田? 前茬秸秆直接还田,是把一定数量的秸秆直接耕翻人土。该技术又可分为粉碎还田、整秆还田及覆盖栽培还田。采用机械一次作业将田间直立或铺放的秸秆直接粉碎还田,使多项工序一次完成,生产效率可提高40—120倍。秸秆粉碎根茬还田机还能集粉碎与旋耕灭茬为一体,加速秸秆在土壤中的腐解、吸收,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和理化性能,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持续增产增收。机械还田是一项高效、省时省工的有效措施,易于被农民接受和推广。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耗能大,成本高,难以推广;二是山区、丘陵地区地块面积小,机械使用受限制;三是未经高温发酵直接还田的秸秆,可能导致病害蔓延。 2. 1.2间接还田?: 间接还田技术包括堆沤还田、烧灰还田、过腹还田、菇渣还田和沼渣还田。秸秆堆沤还田也称高温堆肥,是解决我国当前有机肥源短缺的主要途径。它是利用夏季高温季节把秸秆堆积,采用厌氧发酵沤制,其特点是时间长、受环境影响大,劳动强度高,但成本低廉。现已发展到推广应用催腐剂、酵素剂等堆沤秸秆,缩短了沤制时间。烧灰还田是将秸秆焚烧成灰而还田,操作简单方便,碳酸钾含量丰富,但易污染空气,损失大量能源和碳、氮、磷,故一般很少采用。过腹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