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拔山兮气盖世”——浅析陶渊明暮年诗歌中的猛志气节.pdf

“力拔山兮气盖世”——浅析陶渊明暮年诗歌中的猛志气节.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力拔山兮气盖世”——浅析陶渊明暮年诗歌中的猛志气节

‘‘—k )】拔山兮气盖世” ——浅析陶渊明暮年诗歌中的“猛志”气节 宋鹏鹏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陕西汉中723001) 【摘要】陶渊明生活在东晋崩溃时期。社会动荡纷扰,阶级矛盾激化,“仕进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1l (P34)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犹如偶像的文人形象,陶渊明退离官场隐居乡野后。其隐居生活刚开始时倒也是美好和谐、其乐融融。但是渐渐便感 觉到了现实生活中的深切的“不舒服”,不如意的事渐渐突现出来。本文从陶渊明暮年诗歌中挖掘他那深藏的“猛志”气节。 【关键词】陶渊明;猛志气节;暮年诗歌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形象,鲁迅称他和 品,或多或少地流露出一种激荡勇猛的愤慨情怀。在《读山海 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头等人物”。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数 经》中,诗人依然涌动着“猛志固常在”的气势,在《感士不遇 堪称大作家的人物之一,作为一名隐居的田园诗人,他身上的那 赋》中仍然有“大济于苍生”的愿望,以及那“奉上天之成命, 种高洁刚直的个性更是被世人传诵。 师圣人之遗书。发忠孝于君亲,生信义于乡间。推诚心而获显, 西晋末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南渡的北方世族和南方当地大 不矫然而祈誉”的人生追求。在《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族的拥护下,在风雨飘摇中建立了东晋小王朝,开启了中国历史 “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和《杂诗》“代耕本非望”等诗句 上中原政权偏安江南的先例。“西晋琅琊王司马睿,本来不具各 中,淋漓尽致得展现了他的不畏困窘、不甘屈服的抗争精神。 在江左运转皇权的条件。司马睿在晋室诸王中既无威望,又无实 《咏贫士》七首表明了陶渊明独善其曳、抗争污浊的心志和 力,更无功劳,如果不借助门阀世家的扶持,根本没有在江左立 固守自己君子节操的决心。“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人事 足的余地……两晋之际,胡羯交侵,民族危机骤现。南渡士族既 固已拙,聊得长相从”等句都是诗人的明志之举。第一首“万族 是晋室臣民,以避胡羯侵凌而南渡,自然不会也不可能舍弃晋室 自有托,孤云独无依……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以 而另立新朝。他们只有奉晋室正朔,用晋室名号,才是保全自 比兴手法写出了诗人固守己道,孤单抗争的悲凉和不妥协。第二 己家族利益的最好办法。”【2](船卜282’当时的北方中原地区多年战首“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 乱,民不聊生。东晋中央皇权由于是南渡至江南,所以在统治根 惨淡的生活并没有使他屈服,反倒是更激发出他那“金刚怒目” 基上皇权需要世家大族的支持,而世家大族也希望依靠中央政权 情怀。从第三首到第七首,诗人逐一列举荣启期、原宪、黔娄、 来保障自身家族的利益,二者相瓦依靠、相互支持、各取所需, 袁安等古今贤者,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君子穷固气节,实际上是对 造成了东晋奇特的政治局面。而司马氏皇权依靠其他的世家大族 自己的自我鼓舞。“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第四首)、 平定叛乱、稳定政局的政策,为东晋中央皇权的衰落埋F了祸 “岂不实辛苦,所惧非饥寒”(第五首)、“岂忘袭轻裘,苟得 根。 非所钦”(第三首)等等,陶渊明以儒家思想修养来固守自己的 史载从晋元兴元年起,大将刘裕先后击败孙恩、卢循、徐 道德操守和人生理想。他不仅坚定了自己执著的人生信念,更以 道覆的叛乱势力,消灭桓玄势力,迎晋安帝兄弟反正,而后又整 自己高洁的心态坦然面对贫困,以一种不温不火的平静展示了他 饬朝纲,北伐关洛,收复了中原大片故土,创造了自东晋立国以 那暗藏着的猛志气节。 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功绩,刘裕本人也顺理成章得成为了东晋政治 《饮酒》二十首深含诗人对晋宋易代的伤感情怀。这组诗是 上新的领军人物。在刘裕的丰持下,颓废的东晋王朝一度呈现出 陶渊明以饮酒为名所作,间接表达了自己对刘宋新王朝的不合作 新的气象,“不盈旬日,风俗顿改”(《通鉴》卷一一三晋安帝 态度。“积善云有报,夷叔在两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元兴三年)。但是到了义熙以后,刘裕觊觎帝位,翦除异己,扶 表达了自己的愤懑不满;“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表达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