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冶金原理与工艺-烧结原理.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粉末冶金原理与工艺-烧结原理

粉末冶金过程 制取铁粉的方法有哪些? 氢损法测定金属粉末氧含量的原理是什么? 粉末压制过程的特点怎样? 粉末冶金特殊成形包括哪些内容?与一般刚性模压比有什么特点? 本章要点 烧结的本质和烧结的基本类型 烧结的过程是什么样子的,影响这些过程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在所有烧结过程中都在起作用的物质迁移机制是什么?对于指导实际粉末体烧结工艺有何意义? 本章要点 烧结过程研究的一般方法 烧结过程宏观现象的研究:烧结收缩、组织变化、力学性能变化 烧结过程微观现象的研究:烧结颈的形成、孔隙形成与闭合 烧结过程动力学理论的研究:物质迁移机理 烧结工艺的基本类型 烧结特点 烧结特点 烧结特点 烧结的特点 低于主要组分熔点的温度 固相烧结—烧结温度低于所有组分的熔点 液相烧结—烧结温度低于主要组分的熔点 但高于次要组分的熔点 WC-Co合金, W-Cu-Ni合金 烧结类型 无压烧结 固相烧结 液相烧结 加压烧结 无压烧结 固相烧结 单元系固相烧结烧结 单相(纯金属、化合物、固溶体粉末)粉末的固相烧结过程 多元系固相烧结烧结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组元的粉末烧结过程包括反应烧结等 液相烧结 在烧结过程中存在液相的烧结过程。 加压烧结 热压 热等静压 粉末热锻 烧结过程 粘结面的形成 烧结颈的形成与长大 闭孔隙的形成和球化 一、粘结面的形成 由原始颗粒接触面发展形成的晶界 结果: 坯体的强度增加,表面积减小 金属粉末烧结体:导电性能提高 是粉末烧结发生的标志 而非出现烧结收缩 为什么能形成接触面? 范德华力:接触压力p=20-300Mpa (接触距离为0.2nm时) 静电力 金属键合力:约为范德华力的20倍 电子作用力 附加应力(存在液相) 金属键合力 电子作用力 电子云重叠,导致电子云密度增加 二、烧结颈的形成与长大 前期的特征 形成连续的孔隙网络,孔隙表面光滑化 后期的特征 孔隙进一步缩小,网络坍塌并且晶界发 生迁移 为什么会导致颗粒间的距离缩短? 原子的扩散,颗粒间的距离缩短 烧结颈间形成了微孔隙 微孔隙长大 聚合导致烧结颈间的孔隙结构坍塌 银粉的烧结提供了相关证据 三、闭孔隙的形成和球化 孔隙管道被分隔成一系列的小孔隙,最后发展成孤立孔隙并球化 处于晶界上的闭孔则有可能消失 有的则因发生晶界与孔隙间的分离现象而成为晶内孔隙,并充分球化 孔隙结构演化 孔隙结构演化 烧结的基本理论 烧结驱动力 近代烧结理论认为:粉状物料的表面能大于多晶烧结体的晶界能,就是烧结最主要的推动力。 物质迁移机理 单元系粉末烧结驱动力 粉末系统过剩自由能的降低是烧结进行的驱动力 系统的过剩自由能包括: 总界面积和总界面能的减小 E=γs.As+γgb.Agb/2。(主要) As为自由表面积,Agb为晶界面积 单晶时Agb=0,则为总表面能减小 粉末颗粒晶格畸变和部分缺陷(如空位,位错等)的消除 源于粉末加工过程 合金粉末烧结的驱动力 合金粉末 烧结驱动力则主要来自体系的自由能降低 △G=△H-T△S △G≠0 且<0 自由能降低的数值远大于表面能的降低 表面能的降低则属于辅助地位 颗粒尺寸10μm的粉末的界面能降低为1-10J/mol 化学反应的自由能降低一般为100-1000J/mol,比前者大了两个数量级,合金化也是一种特殊的化学反应 表面张力作用在烧结颈上的拉应力引起的驱动力 表面张力作用在引起的驱动力 表面张力作用在引起的驱动力 2、烧结中期 孔隙网络形成,烧结颈长大。有效烧结应力Ps为 Ps =Pv-γ/ρ(Pv为烧结气氛的压力,若在真空中,为0) 表面张力作用在引起的驱动力 3、烧结后期 孔隙网络坍塌,形成孤立孔隙→封闭的孔隙中的气氛压力随孔隙半径r收缩而增大。 由气态方程Pv.Vp=nRT 气氛压力Pv=6nRT/(πD3) 此时的烧结驱动力σ=-4γ/D 令Ps=0,即封闭在孔隙中的气氛压力与烧结应力达到平衡,孔隙收缩停止 最小孔径为Dmin=(Po/4γ)1/2.Do3/2 表面张力作用在引起的驱动力 减小残留孔径的措施 减小气氛压力(如真空) 较小的Do(细粉末与粒度组成,较高的压制压力) 提高γ(活化) 物质迁移机理 表面迁移:S—S 表面扩散(surface diffusion):球表面层原子向颈部扩散。 蒸发-凝聚(evaporation-condensation):表面层原子向空间蒸发,借蒸汽压差通过气相向颈部空间扩散,沉积在颈部。 宏观迁移:V—V 体积扩散(volume or lattice diffusion):借助于空位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