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个体经济分析
高中公民第四冊
第二章 個體經濟分析 陳采妍編製
一、市場結構與價格機能
(一)個體經濟學與總體經濟學
個體經濟學:就組成經濟體系的各個經濟單位,分析其經濟行為,以獲得一般的經濟法則。主要是研究價格現象。
總體經濟學:以經濟體系本身為對象,分析總體經濟現象,以建立一般的經濟法則,主要是研究所得現象。
(二)市場結構與價格機能
1.經濟單位依功能分為
生產單位:從事生產活動,生產各類產品,供所有經濟單位使用。例:一般廠商及其組成的產業。
家計單位:從事消費活動,持有生產因素。例:個人、家庭、學校、醫院等。
政府機構視其功能而定,有些是生產單位,有些是家計單位。
2.供給與需求的關係,決定財貨的市場價格及交易數量。
供給:在一定時間內,特定財貨的生產者,在各種可能的市場價格下,所願意銷售的數量。
需求:在一定時間內,特定財貨的購買者,在各種可能的市場價格下,所願意購買的數量。
二、消費與生產
效用、總效用、邊際效用
1.效用:消費者持有或使用某種財貨時,所感覺到的心裡及生理上的滿足程度。
2.總效用:持有或使用某種財貨的全部,在心裡及生理上所感覺到的滿足程度。
3.邊際效用:持有財貨數量,每增加一件時,總效用所增加的數量。
計算方式:
襯衣件數 1 2 3 4 5 6 7 . . . . . 總效用 50 90 125 156 184 210 235. . . . . 邊際效用 50 40 35 31 28 26 25. . . . .
4.邊際效用遞減法則:總效用雖增加,邊際效用卻遞減。
(二)消費者的均衡與市場
貨幣的邊際效用:
對同一個消費者,貨幣邊際效用遞減很慢。
對不同消費者,收入多者,貨幣邊際效用低;收入少者,貨幣邊際效用高。
消費者的均衡:在交換中所支出的每一貨幣單位,等於所購得的財貨邊際效用。
3. 消費者的一般均衡:消費者對各種財貨的購買所收回的邊際效用,在所有財貨中均相等,也等於貨幣的邊際效用。
4.需求法則:財貨市場價格降低,消費者購買量將增加;市場價格上漲,購買量將減少。
消費者的均衡公式:
財貨的邊際效用 貨幣的邊際效用 貨幣的邊際效用
財貨的價格 貨幣的價格(1)
例如:消費者貨幣邊際效用為2,香蕉價格是10元1斤,
香蕉數量 1斤 2斤 3斤 4斤 邊際效用 30 20 10 消費者買3斤,則消費者購買香蕉平均每元收回的邊際效用為多少?
20÷10=2
(財貨邊際效用=貨幣邊際效用)
若消費者買2斤,則消費者購買香蕉平均每元收回的邊際效用為多少?
30÷10=3
(高於貨幣邊際效益,買的不夠)
若消費者買4斤,則消費者購買香蕉平均每元收回的邊際效用為多少?
10÷10=1
(低於貨幣邊際效益,買的太多)
價格變動與需求法則:
例:消費者貨幣邊際效用為2
香蕉數量 1斤 2斤 3斤 4斤 邊際效用 30 20 10
一、若香蕉價格是5元1斤,則消費者需購買幾斤香蕉才能達到均衡?
X÷5=2 X=10
財貨邊際效用=10 才能達到均衡,因此需買4斤
二、若香蕉價格漲至每斤15元,則消費者需購買幾斤香蕉才能達到均衡?
X÷15=2 X=30
財貨邊際效用=30才能達到均衡,因此需買2斤
需求法則:財貨市場價格降低,消費者購買量將增加;市場價格上漲,購買量將減少。
(三)生產因素
勞動:體力、腦力 = 工資
土地:自然所提供的經濟資源=地租(財產所得)
資本:貨幣、機器、設備...,用以幫助生產其他財貨 = 利息
企業才能=利潤
(四)供給曲線 需求曲線
生產因素的邊際產量:生產因素的使用量每增加一單位,總產量的增加量。
生產因素報酬遞減法則:在一定生產技術下,生產因素的使用量若超過某一數量,則其邊際產量會逐漸遞減。
生產因素報酬遞增:生產因素邊際產量遞增。
生產因素報酬固定:生產因素邊際產量不變。
勞動使用量 1 2 3 4 5 6………… 總產量 500 1200 2200 3200 4000 4600 邊際產量 500 700 1000 1000 800 600 備註 < 報酬遞增 ><報酬固定><報酬遞減>
生產者雇用各種生產因素必須滿足下列條件:
甲因素的邊際產量 乙因素的邊際產量 丙因素的邊際產量
甲因素的價格 乙因素的價格 丙因素的價格
=購買此一生產因素,平均每一貨幣單位所收回的邊際產量。
各種生產因素比值相等,則成本最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