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青少年的“性”教育问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 青少年的“性”教育问题

一 什么是心理辅导? Counseling一词的中文翻译 香港——辅导 大陆——咨询 台湾——咨商 (咨——古汉语中的意思是平级传达,询——问、了解、打听) 心理辅导的误区 心理辅导不是提供资料、信息,而是观念平衡的过程。 心理辅导不是社会交往谈话,而是要人格成长的过程。 心理辅导不是了解情况、更不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 心理辅导不是教导,而是自我认识、接纳、发展的过程。 心理辅导不是做逻辑分析,而是承担痛苦的过程。 心理辅导不是忠告,不是建议,而是承担责任的过程。 心理辅导不是为学生解决特定问题。 心理辅导不是安慰 心理辅导不是吓唬 心理辅导不是批评 心理辅导的内涵 心理辅导是改变当事人意识倾向的操作过程。 心理辅导是当事人人格成长、成熟的过程。 心理辅导是哲学的影响,也是艺术的创作。 二 学习为什么? ——为什么现在的学生不喜欢学习?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生而为人”吗? 生而为兽,学而为人。 两大类知识: 真——前人和他人认识和造改自然的理论和实践 善——前人和他人对社会存在形式发展形式合理(理想)性的认识 对这两类知识掌握的越多,就被认为是越有人性(人味) 学生关于学习的心理问题 厌学 焦虑 无能感 外在证明人格的需要超出了内在自我发展的需要 教师焦虑症 教师比学生更焦虑 教师的焦虑是因为想通过学生的考试实现自我 教师将自己的焦虑传递给了学生 教师和学生关于学习的心理问题的共同 原因 异化——学而为人上人 教而为人上人 异化:一个事物的发展,使这个事物走向了这个事物自身的对立面。 1.劳动的异化。从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走向有占财富是第一需要。 2人际关系的异化。从满足“归属感”到求得尊重 3.教育的异化。从培养“人”到培养“超人” 4.学习的异化。从对知识感兴趣到对用知识换取的事物感兴趣。 。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问题:社会通过学习将人分成等级,因此,学而为人已经异化为学而为人上人,所以,对任何人来说,学习的压力是客观、强大的,任何人所无法逃逸。 我的看法: 教师自身需要注意的问题 不要给学生施加非理性的压力 不要轻易讨论“考试焦虑症” 精神病学对焦虑症的解释 每个教师都不应成为焦虑症的制造者 引导学生 保持学习的愉快的情绪体验 人的特性之一:理智感 人的特性之二:实践感 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喜欢学习的 保持人性中的理智感和实践感是一生成功的必要条件 三 行为干预的几个方法 1.渐次养成法 例:驯夫记 2。代币制 例:逃学打游戏机 A找大奖 B 找布分点 C 估算总分 D 协商实施 3.我负责 4.不断打扰法 四 一个“痛苦”的问题 什么是心理健康?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性问题及学习问题是困扰学生的经常性问题。同时,我们也知道,这些问题是人的问题的一部分,很难解决,也不可能彻底解决,因为它们是人存在的形式,是人性的体现。 怎么办?我们可以做到心理健康吗? 心理健康标准分析 对心理健康的错误认识 A.自尊、自强、自立。 B.有责任感。 C.没神经症状。 D.没有行为缺陷。 E.…… 。 。 对心理健康的错误认识 A.自尊、自强、自立。 B.有责任感。 C.没神经症状。 D.没有行为缺陷。 E.…… 中国先人对快乐的理解 痛 快 “快乐——痛苦”原则 A.快乐与痛苦的相对性。 B.快乐与痛苦的相包容性 C.快乐与痛苦的主观理解性。 D.痛快、痛快,真正的快乐。 马克思的话: 经过努力奋斗,我们失去的仅会是绕在脖子上的枷锁。赢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心理健康是什么??? 戴着精神枷锁痛快痛快去跳舞 谢谢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