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圆明园正觉寺胜景及悲怆
圆明园正觉寺胜景及悲怆
圆明园,有人说它是中国的凡尔赛宫,也有人说它是世界园林的典范。它是清朝五代皇帝倾心营造的皇家营苑,被世人冠以“万园之园”;它也是雍正皇帝最爱的离宫,最多的那年,雍正曾在里面居住了168天。它毁于庚申之劫。
2011年7月6日,见证了这座皇家园林由华丽到荒凉的正觉寺,经过9年的修缮后,首次对公众“试开放”,使人们再度进入这个失落的角落,探寻那段历史的些许踪迹。
“圆而入神,明而普照”
假如没有空气中那尚未散去的油漆味儿,你从北京地铁四号线的圆明园站口钻出来,恐怕很容易就会错过这个圆明园“试开放”的新景点,直接就走到了圆明园遗址公园的绮春园南门。
但是,只要你回头往西再走不到50米,稍一抬头,就能看到乾隆爷用汉、满、藏、蒙四种文字御书的“正觉寺”三个字—寺门口的红墙两侧还竖着印有“圆明沧桑?正觉重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礼展”字样的广告牌。
据说,这座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的正觉寺,是圆明园唯一幸存保留至今的古建筑群。在复建之前,基本完整的有山门、文殊亭、西五佛殿、西转角房、鼓楼以及天王殿台基基础、三圣殿大殿台基等。
复建后的天王殿是单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建筑面积约202平米。有单翘单昂五踩斗拱和金线大点金龙锦枋心旋子彩画。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者郭黛姮介绍,乾隆盖正觉寺的目的是“兴黄教以安蒙古”,其建筑风格反映了儒家思想,因为“很规矩”。
文物专家曾这样评价,正觉寺是研究圆明园清代皇家园林宗教建筑院落布局、建筑构造及工艺的珍贵实物例证。
17世纪末,康熙执政的中后期,康熙就已经在北京西北近郊的西山脚下,重修了许多辽金时期以及明朝亲王们遗留下来的残破园囿和园林。据于敏中等编纂的《日下旧闻考》(1774)记载,康熙在原本属于明代武清侯李伟的已经破旧的清华园基础上,建造起了一个非常朴素的皇家宫苑—“畅春园”。
1709年,基于风水方面的考量,康熙又在距离畅春园五六百米远的地方兴建了一座崭新的宫苑,并将其命名为“圆明园”。再后来,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经过了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清帝的不断扩建和修整,最终形成了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组成的“圆明三园”。
对于“圆明园”这个名字,雍正曾经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但事实上,这个名字是佛语,出自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中的“圆明一切智”。
清朝皇帝信奉佛教,尤其是藏传佛教,是世人皆知的。自清世祖顺治帝将尊崇藏传佛教定为国策,以后历朝均为恪守,康熙和雍正也不例外。康熙就被誉为“佛心天子”,雍正也自号“圆明居士”,认为自己是不着僧服的僧人,“垂裳宇内一闲客,不衲人间个野僧”。
然而,如果说康、雍二帝对于藏传佛教的尊崇仅仅是个人精神需要,那么乾隆则为这种信仰赋予了更明显的政治意图—乾隆曾在《喇嘛说》一文中解释说:“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所系非小,故不得不保护之。”“盖以蒙古奉佛,最信喇嘛,不可不保之,以为怀柔之道也。”
凭借着强盛的国力,乾隆不惜巨资在全国修建众多的藏传佛教寺庙,仅紫禁城中就有佛堂30余处。而在“热河行宫”(即承德避暑山庄)周围,乾隆还建造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寺庙群,也就是俗称的“外八庙”。这些凝聚了汉、蒙、藏等多民族建筑风格和艺术的古建筑,分布在避暑山庄外的东面和北面,众星拱月般围绕着象征皇权的避暑山庄,昭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正觉寺破土而生。
据圆明园管理处文史科文博馆员吴凤春考证,正觉寺,亦称三圣庙,是圆明三园中唯一一处喇嘛住持的寺庙。但是,从金勋(1883-1976)在《成府村志》中叙述的寺内佛像陈设上看,则既有藏传佛像,又有汉传佛像。
尽管从目前来看,已无法考证这一设置的考虑是否和团结汉人的指导思想有关,但据记者在修复后的正觉寺所见,寺中主殿的屋檐上立有五只神兽。由此可见,假如从建筑标准反映建筑等级的角度来看,在圆明园的寺庙中,正觉寺的等级属于中等偏高。
正觉寺的幸和不幸
圆明园管理处文物科的工作人员陈辉曾撰文写道,在圆明园中,为了满足帝后礼佛的需要,也建有不少佛教寺院,如慈云普护、月地云居、日天琳宇、舍卫城、正觉寺、法慧寺、宝相寺等。为了朝夕礼佛,九州清晏、奉三无私、含经堂这些主要起居处也设有佛堂。
但是,这座受佛光“普照”的帝王宫苑,却似乎并没有得到佛祖的庇佑。
1860年(咸丰十年)10月,英法联军把圆明园洗劫一空之后,为了销赃灭迹,掩盖罪行,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
“这场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地在颤抖,人们在哭泣,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直到现在,在中国中小学的历史教科书上,关于火烧圆明园的记载仍是这样的语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