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壹教学理念与过程-东宝国小欢迎您
壹、教學理念與過程
一、方案源起:
環境教育是世界的主流觀念,本校四周綠疇平野,稻浪翻飛,蜿蜒的小河輕輕唱過學校旁,孩子在鄉村自然景致的陶冶下,孕育寬闊的胸襟和樸實的態度,然而,鄉村都市化的腳步加快,小河受到污染,來往的車子熙攘增加,稻田農藥的肆虐,都讓我們思考環境教育的重要,進而想教育孩子對環境的省思,培養孩子宏觀的環境思維。
小學階段是個人一生中發展正向環境教育態度及價值的重要階段(劉潔心,2001),東寶國小 e 網群英團隊認為欲培養學生對環境負責任的行為,光是在課堂上抽象的理解是不足的,教師須先瞭解環境主題相關的知識與技能,進行課程內容與融入環境概念的系統分析,並能善用的最新教學科技(如電腦網路教學)與系統化的教材與教法(汪靜明,2000),以促使學生瞭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擁有正確的態度、價值觀及採取正確的行動。
二、團隊教育理念:
激發學生主動探索,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能力。
提供各種發展機會與舞台,讓學生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培養自信心。
以學生的興趣、需要、和能力為考量,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重視適性化教學。
尊重、關懷與小組團隊合作。
透過校外實際參觀、訪問、操作、紀錄等活動,讓學生能由實際的體驗,印證課本知識與生活的結合,並拓展學生學習領域,提昇學習興趣並增加學習的效果。
透過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來提昇教師的教學品質與學生的學習成果。
團隊齊力創意設計,共享教學福樂經驗(flow experience)。
整合校內、社區資源、校外教學示範點、網際網路學習資源。
三、團隊運作的模式:
團隊的成長
東寶國小 e 網群英團隊於93年成立,是由一群熱愛教育的夥伴所組成,當時團隊成員由改善現有的教學方式開始,並且有計畫的參與教學設計比賽,除了瞭解團隊的教學設計是否能得到外界肯定,也學習其他團隊的優點,作為下次教學設計修正與參考方向。後來漸漸的加入資訊科技在教學的應用,從文書處理開始、課堂上運用簡報教學、製作教學網站、flash互動教材的開發、結合電子白板教學、校際合作到國際合作。辛苦的過程中讓團隊成員不斷的成長且發展出個人專長,不但將所開發的教學設計運用在學生身上,也到外校分享我們的經驗。
【團隊成員】 莫宗佑 校長 計畫督導 顏福南 教務主任 行政協調及計畫擬定 張夙惠 教學組長 協助計畫執行與成果彙整、網站建置 柯重吉 資訊組長 教材開發與課程設計、e化教室設備規劃與維護 李季芳 教師 分組工作規劃與執行 王麗玥 教師 教材開發與課程設計及執行規劃 游光照 教師 葉翠英 出納組長 林瑞祥 午餐秘書 【校園e夥伴】 嘉義市育人國小 【大家來種菜】課程合作夥伴學校 沙鹿鎮鹿峰國小 【綠點子】課程合作夥伴學校 嘉義隙頂國小 【拈花惹草】vs【小小茶博士】課程合作夥伴學校 馬來西亞尊孔華小 【你知稻嗎】課程合作夥伴學校 馬來西亞力行華小 【你知稻嗎】課程合作夥伴學校 【社區夥伴】 大木塊休閒農場 生態教育解說 2、環境資源活動協助 潭子鄉清潔隊 資源的分類 2、資源回收過程講解
資源再運用 4、環境資源活動協助 潭子鄉農會 1、生態教育解說 2、環境資源活動協助 東寶社區發展協會 協助環境資源活動計畫 社區家長(說故事媽媽) 主題故事解說、文章概念介紹、閱讀及閱讀學習單寫作指導 團隊運作模式
e夥伴成立宗旨以運用ICT為手段,資源共享為過程,提升專業知能為導向,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為目的,讓教師輕鬆上課,學生快樂學習。整個團隊合作模式如下:
工作坊:舉辦跨校際之教師精進研討及交流工作坊,增進教師專業技能。
課程設計:團隊於每星期一下午開會討論課程的規劃與方向、班級教室配發單槍、布幕、電腦,使傳統教室能成為數位專科教室,方便教師彙整豐富的網路資源,讓學生更迅速的吸收教師課堂上傳遞的訊息。
社區、家長、專業人士的支援
結合具有相關專業知識的家長、社區人士一起進行協同教學,小朋友所學到的不只是課堂上的知識,還會挖到許多課本學不到的寶藏。
建置主題網站、資料庫網路平台主題網站與blog、moodle的建置學生不會受時空的限制,更可以與其他學校甚至國外的學校進行合作學習,拓展學生、家長與教師們的視野。
實施多元評量,經營多元智慧
除了紙筆測驗外還包括主題報告、參觀報告、檔案紀錄、表演、鑑賞、習作、資料蒐集整理、學習單等等。
戶外參訪讓學生實地參訪校外示範點,實際瞭解什麼是替代能源、資源如何回收再運用等,擷取這些點子紀錄於學習單上,也讓學生學會許多環境教育的具體作法。
貳、課程發展的規劃與歷程
一、課程發展模式:
分為三大課程主題,以關懷環境為起點,以現有課程為設計依據,結合學校本位特色、
文档评论(0)